流通业战略性地位实证(1)(2)
2015-02-27 01:06
导读:Y = a b 1 X1 b 2 X2 b 3 X3 其中,a是参数,b1、b2、b3分别是X1、X2、X3的系数,表示X1、X2、X3增加一单位,Y分别增加b1、b2、b3单位。根据表1中的数据,建立计量经
Y = a b
1X1 b
2 X2 b
3X3
其中,a是参数,b1、b2、b3分别是X1、X2、X3的系数,表示X1、X2、X3增加一单位,Y分别增加b1、b2、b3单位。根据表1中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Y= 551.77 0.47X1 1.45X2 2.28X3
t = (3.59) (26.31) (5.29)
R
2 从已建立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为正,说明X1、X2、X3与Y正相关,符合经济意义。R
2 = 0.9998,说明样本的拟合优度较高,模型中Y变化的99.98%可以用回回模型中X1、X2和X3变化来解释。F = 36139.17,较高的F值说明模型对总体的近似程度很高,效果好。取明显水平α=0.05,t (22,0.025)=2.074,而t
x1 = 3.59,t
x2 = 26.31,t
x3 = 5.29,均大于2.074,说明各个解释变量(X1、X2、X3)对被解释变量(Y)影响都明显。整个模型拟合程度较好。
b1=0.47,说明第一产业每增加一亿元,GDP增加0.47亿元;
b2=1.45,说明第二产业每增加一亿元,GDP增加1.45亿元;
b3=2.28,说明流通业每增加一亿元,GDP增加2.28亿元。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流通业的发展对于推动GDP的增加作用是最大的。以往的流通企业发挥着单纯衔接产需,为工厂被动行销商品的功能。而今,现代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已从流通扩展、延伸到生产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引导、组织生产,甚至创造消费需求的主导功能。经过2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流通业正在逐步走向产业化,向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全面延伸,流通业的战略先导作用更加突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对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展看
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看,现代贸易流通业已经成为全世界聚集财富最快的行业。据统计,在世界500强排名中,贸易流通企业占到10%;在美国50强排名中占到20%。中国流通业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与计划经济时期长期萎缩的流通业相比,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题目正严重制约着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如我国流通企业规模小、治理差、技术低,发展不平衡等。将流通业提升为战略性产业,其内涵就是彻底改变流通业对各大产业发展亦步亦趋的“附庸”地位,将其作为独立的产业,并放到优先发展的先导位置上,以它的发展带动各大产业的发展。现代流通业是中国经济的血脉和神经,也是经济驱动的强大动力。重视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将它提到战略性产业的角度来看待,是推动整个经济的良性循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气力。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参考资料:
1.郭冬乐、宋则,中国贸易理论前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吴敬琏,中国流通业缺陷与出路,贸易时代,2003年第1期
3.郭国荣, 进世后我国流通业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宏观经济研究, 2002
4.宋则、王京,新时期流通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财贸经济,2002
5.陈阿兴、李朝鲜,现代贸易组织创新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6.乔均,转型期流通产业发展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学动态,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