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旅游产业上风及发展思路(1)(2)
2015-12-29 01:12
导读:经营关键在“船”。游览大江峡谷的最主要方式是游船。游船既是“以线串点”统揽三峡旅游的重要纽带,也是有效整合三峡旅游各经营业主的基本平台,
经营关键在“船”。游览大江峡谷的最主要方式是游船。游船既是“以线串点”统揽三峡旅游的重要纽带,也是有效整合三峡旅游各经营业主的基本平台,更是亲水性峡谷旅游的首选载体。因此,不能用以交通功能为主、实现旅客由甲地到乙地空间位移的普通客船简单替换以旅游功能为主的旅游船,而应按照“交通工具+活动宾馆+旅游吸引物”三位一体的要求,设计、开发并经营好三峡旅游船。
(二)加快构建“一轴贯通,两极辐射,三区协调,腹地延伸”的发展总体格式
“一轴贯通”。以长江为主线,以游船(艇)为活动载体,以沿江各传统或新兴旅游景点及城镇为游览对象和接待服务单元,精心打造长江三峡这一世界级内河游船旅游精品线路,形成由重庆主城至宜昌的长江三峡黄金旅游主轴。
“两极辐射”。重点强化重庆主城起止极和宜昌起止极的游客集散辐射功能和综合接待服务能力,以及与三峡旅游差异化互补的都市旅游目的地建设,强化东西两大起止极的“三峡门户”概念。
“三区协调”。在“大三峡”品牌统筹下,加快长江三峡“大坝区”、“峡江区”和“平湖区”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加强产品整体宣传、市场拓展及运营的整体协调力度,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流、产品互补的跨区联动和共赢。
“腹地延伸”。沿主轴两侧支流和交通干线向南北两翼腹地延伸拓展,加快开发南北两翼的“尽品”旅游资源,全面拉动三峡腹地旅游产业发展。
(三)协调水面、岸线、景点、腹地、城镇等的关系
做好水面文章。成库后的“高峡平湖”,是三峡库区的首位资源和发展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涉水经济的巨型载体。应把加快适应新三峡旅游的新型游船(艇)研制和引进、搞好平湖水面和各峡谷水面的分类利用,以及强化湖(江)中主要岛屿的规划开发,作为水面旅游开发的重点。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做好岸线的文章。重点是强化沿江旅游中心关键、集散结点和景点登岸三级旅游专用码头体系,以及码头通往景区的连接公路及其周边环境建设,从根本上改善落后现状;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沿江具备旅游开发潜力的优质岸线资源及新形成的港湾资源的规划控制和前瞻性预留。
做好两岸景点的文章。要重点强化三峡库区传统品牌景点的提档升级和新兴优质旅游景区的开发,加快策划“高峡平湖”概念的核心组合景区,丰富和完善三峡旅游产品。
做好三峡腹地的文章。要加快分布于三峡两侧腹地众多“养在深闺”的优质旅游资源开发步伐。重点是沿支流回溯水道和新增陆路交通干道,对可进进较好的特色旅游新品景区进行建设,带动腹地旅游发展,增强三峡旅游发展后劲。
做好滨江旅游城镇的文章。围绕游客辐射集散、接待服务、信息资讯、购物娱乐、文化展示等功能,强化重庆主城和宜昌起止极、涪陵和万州旅游集散结点城市,以及沿江特色旅游县城三级城镇体系的建设。
(四)积极探索和创新三峡旅游治理体制、经营模式和统筹协调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将三峡库区命名为集生态示范、扶贫开发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经济特区”,组建由重庆、湖北和三峡总公司三方参与的经济共同体及治理协调机构。以此为平台,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和相关发展要素,积极探索和创新跨区域旅游合作的治理体制、开发模式和运行机制。
要扩大开放。在确保***与保护库区生态的条件下,全面开放库区外资利用,鼓励、引进和促成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团体进驻库区投资开发旅游业,培育库区旅游龙头企业。
加大政府导向性投进。将库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进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投资补助范围,加大国家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库区重点旅游项目的导向性投进比例和旅游国债资金对库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力度,实施支持鼓励三峡库区移民从事旅游业的积极财政政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强化宣传促销。围绕“高峡平湖”整体品牌形象的策划,精心提炼“壮美三峡、生态三峡、人文三峡、传奇三峡”的旅游主题,把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整体形象宣传和企业主体的赢利性旅游产品推介结合起来,全力塑造长江三峡旅游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