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题目(1)(2)
2016-06-15 01:01
导读: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模糊。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新技术、新知识会不断涌现,知识产权的新种别也相继出现,使得 现代 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日益多元化,已从
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模糊。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新技术、新知识会不断涌现,知识产权的新种别也相继出现,使得 现代 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日益多元化,已从传统的专利、商标、版权扩展到包括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植物品种、贸易秘密、生物技术等在内的多元对象。而很多企业对此熟悉不足,以为知识产权仅仅是专利等产业产权,而对服务、品牌、外观设计、企业形象等知识产权特征熟悉不足,未将其纳进应用的保护范围,以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企业 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加强宣传
培训,强化和进步知识产权意识。进步知识产权意识,熟悉和把握与知识 经济 发展 要求相适应的治理理念、经营理念和竞争手段是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首要条件。总而言之,要在企业上下形成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己任,以不侵犯知识产权为荣的价值观,创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建章立制、加大投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个人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建立和完善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面对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布下的“专利地雷”,企业应当未雨绸缪,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留意充分利用专利 文献 ,做到知己知彼,改变闭门造车和只重市场不重产权的局面,加强对知识产权现状和发展趋势 研究 ,对可能产生知识产权纠纷的重点领域和产生的结果做好预警 分析 ,防止出现落进他人设下的专利陷阱。同时,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能力,运用好专利舆图和专利池等工具。
建立技术-专利-标准三结合的保护机制。企业可通过研发技术、申请专利、制定标准,使专利成基本专利,进而推动标准的广泛实施,向采用自己标准的企业收取专利许可费,成为技术和专利的专业生产基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已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竞争的新游戏规则。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加进知识产权同盟,强化维权效果。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侵权现象的多样化与严重化,仅靠单个企业的气力维权效果不佳。因此,联合相关权利人组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同盟,以团体的气力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的一些行业或地区也相继成立了知识产权同盟或协会,如2000年11月成立“ 中国 3G知识产权同盟”, 2003年11月21日由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16个城市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同盟,一批企业如华为、复兴、广钢、韶钢、茂名石化、广州石化、TCL、创维、康佳、美的等联手在广东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同年汕头市成立专利保护协会等等。
充分利用自身的上风,不断扩展保护范围。 目前 ,很多国家都在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如美国、德国、英国、瑞典、南非等国家都开办了基因专利授予业务。美国甚至将 网络 营销模式等理念都列进了专利保护范围。美国专利和商标局颁发的基因专利,不仅有完整的生化、
生物学、
遗传学方面功能证据的新基因,而且还包括功能尚不明确的DNA序列。目前,美国还通过进一步放宽可专利的范围来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的种类。我国企业也可以鉴戒国外思路,在国家 法律 许可的范围内,建立基于自身上风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为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的发展趋势,顺潮流而上。
参考 文献:
1.陈美章.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科技 成果纵横,2005(3)
2.张春玲.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贸易经济,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