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小企业虚拟技术创新的适用性(2)
2016-07-23 01:02
导读:对处于信息时代的企业而言,“组织间的协调”是继以价格机制为手段以及通过权威关系来实现组织生产方式的又一方式。“组织间协调”最早是由理查得
对处于信息时代的企业而言,“组织间的协调”是继以价格机制为手段以及通过权威关系来实现组织生产方式的又一方式。“组织间协调”最早是由理查得森在1972年提出,他以为:“这种相互协调方式不应完全置于企业之中,由于这些活动并非相互替换,也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气力,由于他们需要的不是某种物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而是单个企业投资计划之间产品质量和数目的相互匹配”。虚拟技术创新就属于“组织间协调”的类型之一。
虚拟创新是在新的动态市场环境下产生的适应灵敏竞争需要的新型创新形式,在技术创新方面体现出下列上风:整合成员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这样成员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进进市场,实现单一成员无法实现的目的;减少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本钱投进,分散了经营风险;极大缩短从产品概念到进进市场的时间;扩大企业规模,为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有助于成员企业相互学习,加强技术积累,增强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
虚拟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创新活动是以企业的研发活动为代表的。然而随着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市场寻求创新。
协同上风理论,是指利用虚拟运作模式,将企业上风资源集中起来,通过与外部资源的整合完成创新,并获得更大的整体创新上风,同时增加自己的收益。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上是由不同环节组成、价值不断变化的循环过程,他们形成了企业自身价值增值的路径,在传统模式中,他们有企业单独完成的。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往往受制于价值链上最薄弱的环节。为了进步创新能力,企业就必须依靠自身的气力不断改善自己的薄弱环节,这不仅需要好长的时间,而且效果也未必理想。而虚拟技术创新的过程是把多个创新主体的上风资源联合起来,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得更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完成单个企业难以实现的创新目标。另外,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分散了创新风险,降低了技术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创新风险的规避是虚拟技术创新获得协同上风的一个重要表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经验——本钱曲线是获取经验与投进本钱之间的一种效应曲线。它是虚拟技术创新的另一上风(具体效果如图1)。曲线告诉我们:当企业在创新合作过程中经验越积越多时,可以观察到一种创新本钱不断下降的趋势。这里的本钱和经验是相伴的,主要有:寻找和选择合作伙伴及处理相互关系的经验与本钱;资源整合的经验与本钱;创新治理的经验与本钱;创新技术和项目选择的经验与本钱等。这种本钱随经验积累而下降的情况对虚拟技术创新的企业非常重要。由于企业并不具备进行技术创新的全部资源和能力,为了维持市场地位,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资源整合才能保持创新地位,经验的积累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资源整合本钱,从而建立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上风。可以说经验——本钱曲线是虚拟技术创新的一种独特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