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2)
2016-09-14 01:20
导读:可行性原则 设计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到与客观条件相适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可行性,又要考虑到我国目前统计制度和
可行性原则
设计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到与客观条件相适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可行性,又要考虑到我国目前统计制度和统计数据基础,不必要的和难以得到数据资料的指标不设置。
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分析及应用
按照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建立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各指标从不同程度的角度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判定,具有一定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文采用加权均匀法模型(如表1所示)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整体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判定,评价出一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优劣。
K1—Kr代表外贸竞争力的r个因素指标,具体实践中K1代表产品外贸竞争力、K2代表企业外贸竞争力、K3代表产业外贸竞争力;X1—Xm代表外贸竞争力的M个评价等级,具体实践中将外贸竞争力评价的等级设定为5个等级,分别确定为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和很差,假如以为某一指标(如产品外贸竞争力)很强,则可以被赋值为1.0;若以为很差,则可赋值为0;其他的中间值以此类推得出。nij代表对i因素指标的j等级评价的调查结果的数目。
将上表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和等级分别赋予不同的权数(由德尔菲法及AHP法求得)和评分,由此得出计算公式:
外贸竞争力=K1×X1×n11 K1×X2×n12 …… Kr×Xm×n
rm =∑K
i×X
j×n
ij (i=1-4,j=1-5)
总之,外贸竞争力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等特性。在研究外贸竞争力体系时,不能被庞杂的数字所沉没,而应面对数字、做出理性的思考,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做出定性、定量的有效性分析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找出进步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可行途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参考资料:
1.宋明佳、张庚淼,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人文杂志,2003
2.陈春宝主编,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外贸竞争力,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胡列曲,国家竞争力理论的评价与探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
4.曾巧生,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江西化工,2002
5.郑刚、姜春林,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科学治理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