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多元化经营模式与绩效的实证研究(2)
2016-11-08 01:10
导读:本文拟采用计算各个多元化经营模式根据样本比例排名和根据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的加权均匀值,得到各个模式的一个综合排序值Ti,Ti最小的为最优模式,
本文拟采用计算各个多元化经营模式根据样本比例排名和根据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的加权均匀值,得到各个模式的一个综合排序值Ti,Ti最小的为最优模式,最大的为最差模式。按照Ti由小到大的顺序,多元化经营模式由优到差。本文根据两种排名的重要性设定每种排名的权重,由于净资产收益率在说明企业绩效时更为有效,因此该指标的权重要略高于样本比例。故设定样本比例排名的权重为0.4,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的权重为0.6。综合排名指标Ti的计算公式为:Ti=0.4×样本比例排序值+0.6×净资产收益率排序值。根据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每种多元化经营模式的综合排序值,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得出Ti由小到大的排序 :T8<T2<T6<T9<T1<T5<T3=T4=T7。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所有多元化经营模式当中,非关联中度多元化经营模式最优,企业绩效最好;主导中度多元化经营模式次优,企业绩效较好;关联高度多元化经营模式较前两种模式稍差,但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绩效相对较好,因此这种模式也被普遍使用;非关联高度多元化经营模式更次之,企业绩效一般,但是由于目前国内非关联多元化经营的呼声较高,进进非相关领域经营成为一种潮流,大多数企业都采用了这种模式,然而从该模式下企业的绩效可以看出,这种模式的绩效并不高,因此这种模式并不是企业的最优选择;主导低度多元化经营和关联中度多元化经营模式是较差的两种模式,企业绩效较差,选择这两种模式的企业较少;主导高度多元化经营、关联低度多元化经营和非关联低度多元化经营是最差的三种模式,几乎没有企业采用这三种模式进行多元化经营。
综合排序指标综合体现了各个模式的适用度和绩效,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每种模式的优劣。在样本更多、数据更充分的时候,这种方法会更加有效。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60家上市公司200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各个多元化模式下企业的绩效并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采用主导中度多元化经营和非关联中度多元化经营模式的企业绩效最佳;采用关联中度多元化经营模式的企业绩效最差,其次是主导低度多元化经营模式;采用主导中度多元化经营和关联高度多元化经营模式的企业业绩较为稳定;采用关联中度多元化经营和非关联高度多元化经营模式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较大,说明采用这两种模式的企业经营情况差异很大,不同行业的情况各不相同,存在很大的风险。
对于各多元化模式下企业绩效的评价,本文提出了综合指标排序法,这种方法可以为多元化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对指导我国企业多元化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为我国企业提供有价值的鉴戒和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刁兆峰,雷如桥.企业经营多元化的熵测度法.数目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
2.陈培文,周勤.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与经济绩效、风险的关系.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