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供需同盟的博弈分析(2)
2017-03-18 01:01
导读:目前,为了使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合作时能有效地“趋利”而“避害”,物流供需双方在合作一开始就培养相互之间的信任,以维持和发展一种战略合
目前,为了使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合作时能有效地“趋利”而“避害”,物流供需双方在合作一开始就培养相互之间的信任,以维持和发展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企业间形成的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合作形式就是物流供需同盟,它夸大企业双方在市场交易中进行战略性的合作和协调。从威廉姆森(Willamson)的交易用度决定因素来看,首先,物流供需同盟的建立将促使同盟成员之间的“组织学习”,从而进步同盟成员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种种交易用度。同时,同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交易双方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因这一行为带来的交易用度控制在最低限度。其次,从资产专用性特征看,企业之间趋于以物流战略同盟替换市场机制以稳定交易关系,降低交易用度。资产的专用性越高,交易双方签约关系保持长期稳定性越有意义,企业之间合作的意愿越强,尤其物流同盟对专用性资产的“共同占有”更是降低风险与用度的有效选择;从交易的不确定性特征看,建立物流同盟,可充分利用同盟组织的稳定性抵消外部市场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进而减少由不确定性引致的交易用度。最后,交易频率是通过影响相对的交易用度而决定交易合约和制度安排的选择。交易频率越高意味着双方的交易量很大且交易经常地不断进行,从而产生较高交易用度。物流供需企业之间由于存在较高的交易频率,因而乐于建立供需同盟来稳定交易关系,节约交易用度。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企业的博弈分析
物流供需同盟是物流供需双方自愿的合作组织,但这种同盟组织并不会自动产生。由于物流供需同盟中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生存和发展方面的考虑,以及“经济人”的自利倾向,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企业之间存在着非合作和合作关系的博弈。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假设存在两个博弈参与人,一个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另一个为物流需求企业。它们在企业交易中有两个战略:即实行合作和实行分歧作。实行合作是指博弈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然后采取一致行动;实行分歧作则是指博弈双方不能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违反协议而无法达成一致行动。
同时,我们假定物流供需双方:过往没有任何彼此合作的经历,并且不考虑未来的合作,即博弈是静态的;对彼此合作与分歧作时,各自从同盟中得到的利益有充分的了解,也知道自己行动后对方的反应以及终极的结果,即博弈是完全信息的。
表1所示即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物流需求企业在一次***易中的支付矩阵。假如双方都选择合作,双方将各得利益6单位;假如一方合作,另一方分歧作,分歧作的一方会采取投机手段获得高额利益10单位,而合作的一方不仅得不到经济利益,还会有额外的损失1单位;假如双方均分歧作,它们各得利益2单位。显然地,对于物流需求企业而言,给定第三方物流企业采取合作战略,则物流需求企业选择分歧作战略时的利益要比选择合作战略时的利益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