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题目及对策(3)
2017-08-12 02:57
导读:(五)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选择 企业规模不同,信息化建设模式不同,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信息化建设模式也可能不同,常见的模式主要有
(五)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选择
企业规模不同,信息化建设模式不同,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信息化建设模式也可能不同,常见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主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气力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能够充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业务要求,系统实施比较轻易,风险较小。但对于企业自身职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于中小企业很难使用这种建设模式。
2、合作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是企业与系统集成商、软件公司合作联合进行信息化建设,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回避企业自主开发模式中开发经验少、技术气力薄弱的题目,企业职员参与开发与建设全过程,使得系统实用性得到保证,且系统的使用与维护也比较方便,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中小企业。
3、整体引进模式。该模式实际上是通过购置商品化软件来实现企业信息化,一般商品化软件功能完善、使用方便、价格昂贵,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本钱较高,可能造成软件包中的很多功能模块根本无法使用,据统计,购置成套商品化治理软件的用户模块使用率不足40%,浪费严重。由于商品化软件不是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制的,轻易脱离企业实际,适用性较差,项目实施风险较大,这种方法一般不太适合于中小企业。
4、系统托管模式。这是一种适合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都比较差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最佳模式。该模式是指中小企业租用专业的软件托管服务商的融合商务平台提供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在该平台上实施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与维护及升级工作有托管商完成。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化价格昂贵是最主要的题目,在线托管企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大题目,从一次性大的建设投进到租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模式减少了企业的用度支出,这种模式适合所有企业的信息化实施工作,尤其适合于中小企业的需要。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假如不重视信息化建设,必将在日益激烈竞争中逐渐被淘汰。对于大型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而实现信息化是企业发展必然的需求,而对于多数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操纵中中小企业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系统地进行信息化建设。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必将日趋完善,同时也使企业的生产高效率及治理科学化,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豪锵.电子商务实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管会生.大学信息技术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游文丽.对我国企业信息化治理现状的思考[J].贸易研究,2003(3).
4、杨安.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