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诚信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2)
2017-08-24 01:08
导读:诚信是相对的、有本钱的并且不是无价的,忽略了企业的追求利润的本质,盲目夸大诚信无价是无法解决诚信危机的。因此,分析诚信的本钱、价值特性、
诚信是相对的、有本钱的并且不是无价的,忽略了企业的追求利润的本质,盲目夸大诚信无价是无法解决诚信危机的。因此,分析诚信的本钱、价值特性、影响因素等对于进步企业的诚信度,加强对市场经济主体的诚信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建立诚信企业
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履行交易时的承诺。企业诚信对维系社会经济活动正常、健康的运行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企业诚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人们在讨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时往往偏重于从产品(服务)质量、技术层面上看题目,而忽视了企业诚信,忽视了企业品牌、形象的价值。这个熟悉是不全面的。大量事实表明,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诚信,包括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地位,与一流技术、一流产品同样重要,共同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假如从经济方面来寻找其根源,其原因在于:首先,信息不对称。在交易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可能由于信息获取上的各种原因而无法清楚地把握更为全面的信息,从而不能把握题目的全貌;而另外一方当事人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能够全面地拥有信息,从而可以真实地把握题目的全部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把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凭借其拥有的信息上风,利用对方的“不知情”来完成交易。这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就为信息上风方以失信的方式获取最大利益提供了客观条件。如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就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其次,交易短期性。现实经济生活中具有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给交易方带来利益或者损失,假如交易行为是偶然的、短期的,那么,交易方就极有可能通过失信的手段来获得利益或者规避损失;假如是重复的、长期的交易,由于需要保持长期的交易关系,那么,一般不会轻易发生失信行为。第三,失信的收益与代价比率失衡。在法律规章不健全的情况下,失信所带来的收益可能远远大于由此所付出的代价,这样在客观上提供了失信的激励。第四,报复行为。在法律规章不健全的情况下,失信行为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惩罚和制止,遭受失信损失的交易方,可能就会同样采用失信的方式进行报复,以期索回自己损失的利益;没有以失信方式获得期看利益的交易方,也可能会以失信的方式来向社会索取预期的、更高的利益。这意味着,假如整个社会不能通过法律规章来解决失信题目,失信就可能会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蔓延开来,形成巨大的社会惯性和恶性循环,使整个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推进企业诚信建设,是确保国民经济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维持社会正常经济秩序的必要条件和治本之策。这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工作。
都说“无商不***”,但是一个成功的企业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它赚取了多少利润。常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是什么?是无形之中有型的、无声却听的见的、存于心、感于情的原则,也就是:诚和信。现代人常说时间就是金钱,但实际上,诚和信才是生命,谁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呢?
企业要将诚信视为生命,就应该在思想上、观念上树立起诚信的理念,企业主要经营者应率先垂范,确立牢固的诚信观念且身体力行,只有企业当家率先取信用、讲道德,把对社会、对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才会采取措施引导、激励企业职工公道、正当经营;在员工当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并且不断拓展诚信的文化内涵,深进宣传教育,使诚信成为一种企业的文化观念;应该把目光放远,放弃对短期利益的追求;真诚面对公众;勇于承担过失责任。只有这样才既有利于社会利益,也进而更有利于企业自身利益。逐渐使得讲诚信成为经济主体的自觉行动。 企业在经营治理上首先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世界上的信用制度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断建立和完善的,经过了150余年欧美等发达国家才有了比较成熟的信用体系。信用制度建设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要汲取国外信用机制的优点,加快建立企业、中介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记录者名誉扫地,绳之以法。 其次积极打造企业诚信品牌很多往过同仁堂药店的人,都对店内的一副对联印象深刻:“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正是靠着这份承诺,同仁堂历经300年风雨不倒,从一家普通的药店发展为国药第一品牌。可见,诚信和维护、提升企业自身形象和品牌是分不开的。一个成功的品牌离不开企业的诚信、公众对品牌的喜爱,正是这种对企业老实取信的信赖才为其赢得了更多忠实的消费者和品牌的簇拥者。再次构筑企业内部诚信机制,健全对外诚信缺失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内部诚信机制要涵盖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特别是在产品(服务)质量、合适价格、交货或付款等主要方面,要有严密的监视、预警、危机补救制度、预案措施,以确保企业全面实现对社会的承诺。对外诚信缺失风险防范机制旨在防范来自企业外部的诚信缺失。在现实社会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企业不能有害人之心,也不能无防人之心,这就是说,企业对外必须讲诚信、重商德,同时必须高度警惕、严加防范一切外来风险。对外诚信缺失风险防范机制应涵盖对外交往的各个环节,重点要放在客户信用治理、合同的签订、原材料的采购、合作对象的选择。最后营造诚信环境;诚信应该是多边诚信,在共同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每一个企业都是其中的一分子,一个诚信的交易环境才能使整个市场秩序井然有序。只有全社会确立了强烈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评判标准,才能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经济生活中恪守最基本的规则和准则,珍惜个人和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企业诚信环境的营造整治,要立足于治本与治表、当前与长远相结合。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尤其要鉴戒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诚信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构筑企业、个人诚信体系,企业、个人联合诚信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诚信服务体系;建立社会公众举报监视制度,从物质、精神上鼓励公众检举企业诚信缺失状况;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行业协会是综合性社会公共服务自律性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有利于形成企业互相监视、自觉遵法、公平竞争的环境;要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制度的监视约束作用,以强化综合治理,政府各执法机构,要通力协作,形成协力,整合诚信资源,搞好诚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