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上风的实证研究(2)

2017-08-24 01:09
导读:4.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与绿色食品产业有关的方面是否具有竞争力,能否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信息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都会影响着产业竞争上风的

  4.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与绿色食品产业有关的方面是否具有竞争力,能否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信息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都会影响着产业竞争上风的进一步发挥,因此,笔者选取以下因素作为指标:一是信用环境;二是社会环境;三是技术状况;四是中介组织。
  竞争上风的综合评价可分为两个因素层:一般因素层和具体因素层。基本因素层,即主准则层B,也称为一级指标;具体因素,即为层分准则层C,也称为二级指标。具体因素层分值的确定分两种情况:一是可直接获取有关统计指标值的,可参照相应的计分区间确定分值;二是难以通过有关指标获取数据的,则由专家打分确定。据此,构建了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上风指标体系结构模型(图1)。
  
  2.模糊评价矩阵的建立
  建立主准则层模糊评价矩阵,确定评价对象的模糊评价结果:
  
  将A作回一化处理,可用模糊分布法对产业竞争上风作出评价,也可将评语集Y中各类评语定标准分,最后求得产业竞争上风模糊评价的最后得分。
  3.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识别生产业的竞争上风之后,还应对其强度进一步评价。这样,一方面可以对竞争上风有一个客观的熟悉,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其强度大小,可以找出制约竞争上风的瓶颈及进步的突破口,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属性,对经营过程中活动作适当的调整,以进一步优化和增强产业竞争上风。
  
  二、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上风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1.定量数据
  指标体系中种别为“总量值”和“比率值”的数据来自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或依此整理,见表1。
  
本文原文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定性数据
  影响评价对象各指标的权重及指标体系中种别为“定性值”的评价值均来自对黑龙江省研究绿色食品专家的调查得出。经过对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贸易大学、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中心等专家的问卷调研得出有关评价值,取均匀值整理的调研结果见表2。
  
  由此,有40%的把握说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上风强,有36%的把握说其竞争上风一般,有24%的把握说其竞争上风弱。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以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上风强。
  (三)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直接反映该指标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大小,并且,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直接左右着评价结果,因此,指标权重的确定是科学识别和评价竞争上风的关键。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即通过专家意见构造判定矩阵,并采用特征根法求解综合判定矩阵,将专家经验与数学模型结合起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见表3、4。
  按权重取值的大小衡量次准则层因素对产业竞争上风的影响程度,并将其分为三个种别。影响绿色食品竞争上风的因素分为关键因素(>0.1)、重要因素(0.03-0.1)和一般因素(<0.03=,见表5。通过计算各因素对目标的影响权重与各因素的无量纲值之积,可以得出各因素的竞争力指数;它们的和反映了终极评价目标的竞争力大小,计算结果见表6。
  层次分析的结果表明,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指数为84.48,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与模糊综合评价最大隶属度原则之下的评价结果,以40%的隶属度判定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上风强的结论并无二致。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结论与建议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整体竞争能力指数为84.48,说明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上风;在影响因素中,关键因素中的自然禀赋条件、种植总面积以及宣传教育程度的竞争力指数分别为27.99、12.22和12.40,具有比较上风,而重要因素中的人均可支配收进、投资额以及一般因素中的产业环境的竞争力指数分别为5.55、5.28和0.56,处于比较劣势。
  
  由此可见,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上风完全由关键因素的强势所形成,其一般因素、重要因素层的次准则因素的劣势很大(如信用环境与食品安全)则成为制约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上风提升的瓶颈,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权重为0.558的生产要素层的次准则因素中无大的劣势项目;重要程度处于第二位的需求条件层的次准则因素则整体不高,个别项目劣势严重,重要度排序处于第三位的相关支持产业的次准则因素则高低波动幅度很大。因此我们以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获得竞争上风的最主要因素来自关键要素的竞争力,但非关键因素的掣肘影响也不容忽视。下一步获取竞争上风要从提升重要因素中的各要素进手。重要因素中的大部分要素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得以进步,而不像关键要素中的要素大部分上风来自资源的独占性。一般因素固然对竞争上风有影响,但由于其权重较小,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上一篇:全面预算发展趋势——战略导向全面预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