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王维诗歌中“山”与“月(日)”的意象交织(2)

2013-07-29 01:07
导读:如此清寂、明净、深幽的景,正是诗人洁身自好、追求理想境界的品性的外化。 王维对大自然的声音的体验,是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将诗人的心境和环境融
如此清寂、明净、深幽的景,正是诗人洁身自好、追求理想境界的品性的外化。
        王维对大自然的声音的体验,是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将诗人的心境和环境融为一体的。例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歌从静态的人闲、夜静、山空入手,构成雨后的山间夜晚宁谧的氛围。桂花落、月出、鸟鸣,制造出动态的声音,尤其是一声声的鸟鸣,打破宁静的环境,更突现了山中的幽静和生机,这正是诗人以自然美来展现自己对理想社会环境的追求。
        三、“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情感美
        “山”意象是王维在诗歌中常用的,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等。王维诗歌中的的山,不是其他诗人笔下神秘的象征,也不是王朝兴衰、人事代谢的映射,而是寄予了空灵淡泊之境界的“远山”意象。例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在诗中,远在云峰之上的香积寺,高不可测,似入“无人径”却在深山处闻钟声,泉水在曲折的危石间逶迤流淌,薄暮的雾色使青松更添阴冷色。在“深山”和“日色”的外在笼罩下,诗人的禅意和超然出尘的心境渗透其中。
        王维晚年只喜好静,“万事不关心”,欣赏“落日满秋山”的美景,过着“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自在闲适生活,以“山”为伴,以“月”为友,远离尘嚣,诗人的心灵与山水合一,精神境界出世。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古时的“月”意象,多是诗人多情善感的意念象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对远方友人的想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对故乡的思念;“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是李煜对时光与命运的感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张继的孤独愁绪。在这些诗句中,明月被人格化,变成富有丰富情感的象征物。在王维的“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诗歌中,“月”作为高洁脱俗的的意象,与“远山”境界组合,共同营造出寂静幽邃的艺术氛围,并透出诗人静心清修、宁静恬淡的禅意。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自然质朴的气韵,形成宁静幽远的境界。他的诗歌,意境通透,形象鲜明,风格冲淡,彰显了诗人的审美和理想追求。在“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诗歌中,情境相生,虚实并用,画面组合,动静相衬,诗人在山色风光中寻求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妙悟禅意,将山水田园诗的发展更推进一步。

上一篇:朝鲜诗家南龙翼唐诗学初探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