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训须全面文(2)
2013-08-25 01:05
导读:好蔽美而嫉妒。(17页)。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凤凰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好蔽美而嫉妒。(17页)……。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凤凰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世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20页)
据《世说新语•方正第五》的“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和《史记•孔子世家》的“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根据文意,在此处,“消摇”或“逍遥”的共同意思是“病危中为了散心,无意识的来回走动”。古代的“病”,相当于现代的“病危”,也就是“极度痛苦中的自我排解,无意识的来回走动”,这大约就是“逍遥”或“消摇”的本意。这两处不是“优游自在”的意思,尤象孔子“病危将去世”,可能“优游自得”“自由自在”吗?
但是,《世说新语》年代较晚,《史记》教接近先秦,那么战果时屈原的《离骚》中“逍遥”的含义是什么呢?
在《离骚》上文所引,是屈原为了寻求精神极度痛苦的自我解脱而进行的“上下求索”而失败的表述。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意思是:(周游咸池和扶桑后,极度困苦),于是,“折下若木树枝叶来挡住阳光,暂且逍遥休息,来回徜徉(相羊)。”“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意思是:(几度追求,行聘闺中美女而失败),想要远远的寻求归宿,却没有目标,只好暂且四处游荡,来回走动。
其中“逍遥”和“相羊”(徜徉),“逍遥”和“浮游”有互文的意思。
根据这四处分析,这四处的意思是相同或相通的。“消摇”或“逍遥”的本意应该是“人极度痛苦中,为寻求散心休息而来回走动”。
中国大学排名
那么,联系与屈原大体同时代的庄子有时借粮,困顿寥落的一生,庄子的《逍遥游》的含义就不是庄子“心情愉悦,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想象漫游”,而是“崇高理想不可实现,现实如此无情,”精神极度痛苦后,寻求自我解脱的想象徘徊游荡,和屈原的“逍遥”,与孔子和韩康伯的“逍遥”和“消摇”是相同的。
总之,根据以上两个实例,我们说文献解训,需要全面占有和综合分析有关文献,不能断章取义和囿于传统观念印象,能够推陈出新,才能作出正确结论。
参考文献:
[1]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 1989.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1993.
[3]张耿光译注.庄子全译•逍遥游.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4]搜神记•世说新语.岳麓书社.1989.
[5]史记•孔子世家.岳麓书社.1988.
[6]黄寿祺,梅桐生译注.楚辞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