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毛诗正义》的性情思想探析(2)

2013-09-07 01:05
导读:3.论性的本体 孔颖达认为性来自于气,而得气的厚薄多少不同造成了人性等级不同。如他认为圣人之性的得来由于感气之厚,《大雅大明》正义日:厚生

  3.论“性”的本体
  孔颖达认为“性”来自于“气”,而得气的厚薄多少不同造成了人性等级不同。如他认为圣人之性的得来由于“感气之厚”,《大雅·大明》正义日:“厚生,谓圣性感气之厚。……圣性受之于天,故言天降气也。”而中人分七等也是因为得气多少不同而造成的。“气”的观念产生也很早,如《管子》就有精气之说。“气”是仅次于道家的“道”与儒家的“元”的本体概念,到了汉代,王充的“元气说”提供了较完整的“气”与“性”的理论:“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有恶也”。(《论衡·率性》)“元气”论实际上已降低了“气”作为本体的意义,而指作为具体物质的气和化成人及生物躯体、精神等的气,作为基本元素的自然的气。而孔颖达的人性论主要是继承了王充的思想,他的“气”的概念更加物质化。
  对于性情的本体的认识历来可分唯心和唯物两派。先秦性情思想的重要观点是将“性”的本体归之于“天”。先秦时的“天”包含有很强的主宰之天与义理之天的成份,在人们的意识中是孕育众多事物的本体。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轴心时代”以来人的觉醒不断完成,“天”的主宰和意志的成份不断下降,其作为本体依托的理由也就减弱了。汉代又有以“心”为性之所生的基础的,如王符《潜夫论·德化》:“情性者,心也,本也。化俗者,行也,末也。末生于本,形起于心。”后来宋儒即多顺这一路发展,朱熹有“心统性情”之说,而至陆九渊则以“心”为整个宇宙的本体,日:“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孔颖达在这两派中选择了朴素唯物主义一派的说法。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二、《毛诗正义》“情”论
  《毛诗正义》中出现的“情”字有300余次,其中大多指具体情感,接近我们今天常用之义。这里主要来考察《正义》“情”论哲学层面的内容。
  1.“六情”之辨
  “情”在先秦多与“性”相对而提出,“情”从属于“性”,是“性”的表现形式。先秦有“六情”的说法,《苟子·正名》日:“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将具体情感分为六种。而《礼运》认为:“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提出“七情”之说。对“六情”与“七情”之异,孑L颖达《正义》主张“六情”为正:“六是其正,彼依附而异文耳。爱即好也。欲即乐也。惧盖怒中之别出,己情为怒,闻彼怒而惧。是怒之与惧,外内相依,以为彼此之异,故分之为七。大意犹与此同也。”事实上情感复杂多样,今天心理学界对它的分类也不统一。孔颖达认为《礼运》所言的“爱”即“好”,这还可以说通;而说“惧”从“怒”中别出,则颇牵强,事实上这是两种不同的具体情感;他认为“欲”应该归为“乐”中,我们今天来看“欲”应该是和“情”并立的一种范畴,他的分类并不准确。后来韩愈《原性》又取《礼运》的“七情”之说。 2.论“情”的本体
  《正义》认为“性”由人禀气而生,那么“情”从哪里来?先秦时一般认为“情”由“性”而生。如《性自命出》日:隋生于性”。孑L颖达认为“情”并非由“性”所生,而是禀受于“天”,《大雅·蒸民》正义:“人之情性,共禀於天,天不差忒,则人亦有常。”…垮这与董仲舒《春秋繁露·洞察名号》所言“天地之所生谓之性情”的说法是一致的。但董仲舒所说的“天”既是包容万物的宇宙总体,同时也具有人性化、伦理化的品格。孔颖达所谓的“天”并非有意志的天,而接近于“自然界”,含有很大程度上的物质成分。他认为人的性情具体而言产生于“五行六气”,相应为“五性六懈’:“五性本於五行,六情本於六气。《洪范》五行:水、火、金、木、土。……是人性法五行也。昭元年《左传》日:‘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也。’昭二十五年《左传》‘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是六情法六气也。”…汉儒将阴阳和五行学说与性情相配,《白虎通义·性情》早就有了“五性六情”的说法,但《白虎通义》在解释“五行六性”赖以产生的基础时却归到人体的五脏六腑:“性所以五,情所以六者何?人本含六律五行气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此情性之所由出入也。”孔颖达认为“五性六情”产生的基础是从自然界抽象出来的“五行”和反映自然界变化的“六气”,更具有朴素唯物论成分。   对于情的善恶问题,先秦时认为“情生于性”,性情的善恶是一致的。汉儒论性情很大的特点是性情二分,大致可以归结为性善情恶。董仲舒对此贡献最大,他以阴阳言性情,提出“性仁情贪”之说,完成了“性”、“情”二分。许慎《说文》承之云:“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情,人之阴气有欲者。”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孔颖达《大雅·蒸民》正义:“《孝经·援神契》日:‘性者,生之质。命者,人所禀受也。情者,阴之数精内附著生流通也。’又日:‘性生於阳以理执,情生於阴以系念。’是性阳而情阴。”…孔颖达肯定了《孝经纬》“性阳情阴”的说法,可知他也是认为性善情恶。
  孔颖达谈“性阳情阴”和“性情俱禀于天”是接受了董仲舒的说法,但董仲舒对性情所做的阴阳建构本身就不是非常严密。既然性与情都为天地所生,在本体论和发生学的意义上,性和情甚至就没有区别了,正如其所说“性情相与为一瞑,情亦性也”。在讨论性情关系时经不起严密推敲。
  3.论“情”与“性”的关系
  《正义》论述性与情之关系时与他论情的生成基础的理论相矛盾。孔颖达《大雅·熏民》正义言:“‘有物有则’,即是情性之事。物者,身外之物,有象於己。则者,己之所
上一篇:2002年中国新闻传播学书籍述评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