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物理演示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
2013-08-29 01:07
导读:5、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
5、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要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以下是笔者设计的两个演示实验教学方案:
案例二:测电阻率实验,实验前让学生设计五种以上的实验方案,画出电路图,分析比较确定最佳方法。课堂上再讨论,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可有方法:
(1)安培表内接;
(2)安培表外接;
(3)两已知电阻和安培表;
(4)伏特表和已知电阻;
(5)两伏特表测- - -。
师生再共同分析各方法的利弊,选择最佳的方案。
案例三: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这个实验时,可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再来做一做周期与质量是否有关?我手中有两个小球,如何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下面是同学们想出的几个方法。
(a)同种材料的实心球,看体积大小。
(b)用手感觉一下。
(c)用天平称一下。
(d)让两小球碰撞一下就可知质量大小。
在上面四种方法中,提出第(d)种方法最为可贵。他将碰撞中的知识应用在两物质量比较中。真正达到了发散的要求。这正是微观世界中测质量的一种方法。
总之,只要教师依据创新的理念,对每个演示实验认真分析、处理开发,尽可能确定每个实验要着重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就一定能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