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

2013-09-07 01:05
导读:2、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究。 物理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

2、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究。
物理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物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并不是认为物理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价值、可以无视,相反,它是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最终掌握的基础性的内容。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价值不应停留在此,更不能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师是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学为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是最基本的立足点。
第一,把书本知识按物理学科内在的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基本上以结构为大单元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使贯穿教学的认知主线是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在教学与一个知识结构相关的内容时,又将其分成两个教学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学以知识为载体的某一结构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学生运用这一结构,学习和拓展结构类似的相关知识的阶段。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主动地投入学习,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最有效率的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结构。从而让学生对与结构相关的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直到内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发现、形成结构的方法及掌握和灵活使用结构的能力。学生对物理知识结构群的学习、内化,有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结构群和结构思维的方法,这对于学生在陌生复杂的新环境中能用综合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基础性作用,是身处复杂多变时代的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基础性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自我增生的重要基础。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二,将结构化后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与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沟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教师在寻找这三方面联系的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认识领域,并把注意力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实现由“教书”为本转换到通过教书来“育人”的十分关键的一步。
第三、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完成的最后一个综合,就是将每节课具体要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的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教学过程的设计重在由何开始、如何推进、如何转折等的全程关联式策划。至于终点,何时嘎然而止,并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水到渠成,不是硬性规定的步子大小与全班齐步行进。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练习、活动来体现。过程设计还要策划教学行进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等一系列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深刻地指出:“未来的学习必须把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题,手脚眼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⑼在物理可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师生的生命性,同时最重要的是:“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谈到:“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它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它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说,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⑽可以看出知识的传授知识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个小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是一门,老师是生活的艺术家,学生是生活的艺术家,只是老师经历的比学生多一点,知识多一点,年龄大一点。而课堂则是师生生活的第一线,也应该是师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老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地对待生活,对待他们自己的课堂,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不光是知识,更多的应该是生存的技能,对待生活的乐观的态度,勇于进取的精神,人生美好的回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和他们生命价值的体现;留给老师的是美好的回忆,成功的体验,自己人生的丰富,对生活的更加热爱,对生命的更加热爱和其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营造良好得氛围,充分体现出每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最后我引用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提到的结束全文:“有个才子讲得不错,他对教育下这样一个定义:‘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 ⑾

注释:
⑴叶澜 《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⑵叶澜主编 《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3月第一版  第212页
⑶叶澜主编 《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3月第一版  第212页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⑷叶澜主编 《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3月第一版  第212页
⑸叶澜 《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⑹叶澜 《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⑺徐良英 范岱年编译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6年1月第一版  第8页
⑻叶澜主编 《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3月第一版  第227页
⑼叶澜 《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⑽徐良英 赵中立 张宣三编译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9年10月第一版  第147页
⑾徐良英 赵中立 张宣三编译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9年10月第一版  第146页


1、徐良英 范岱年编译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6年1月第一版
2、徐良英 赵中立 张宣三编译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9年10月第一版
3、吴亚萍 吴如玉主编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案例集(下)》
 ——教师发展·学科教学  轻出版社 2004年5月第一版
4、叶澜主编 《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3月第一版
网址:
1、 叶澜 《叶澜:——“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一》
2、 叶澜 《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叶澜 《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
4、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5、 李磊 《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上一篇:中学物理中有关接地问题的探索及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