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传播理论研究(2)

2013-05-02 18:09
导读:3 城市规划管理的传播学要素 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监视环境,发布信息;二是应付环境,获得反馈;三是传递遗产,包括时间进程的传递

3  城市规划管理的传播学要素

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监视环境,发布信息;二是应付环境,获得反馈;三是传递遗产,包括时间进程的传递(美国学者拉斯韦尔的理论观点) ;四是社会协调,增进交流、形成共识、形成社会舆论,借助舆论影响社会关系(美国学者罗伯特·派克理论观点) 。当代城市规划已由物质形体规划向生态社会经济政治综合规划转化,城市规划工作要运用传播学的功能分析环境(包括人工的与自然的) 、传承城市文脉、注重可持续的规划,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城市社会功能的良好健康发展。

3.1  传播者

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在规划管理过程中,是以未来事件或状态(目标) 作为组织现在行动和过程的原因和依据,并作为以后事件发生或过程演进的规范。这样,规划管理主体中政府自然而然就参与到事件的发展过程之中去了,而对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客体(首先是从事城市规划技术性工作的规划设计企事业单位、其次是社会各阶层、团体及广大公众) ———城市空间的最广泛的使用者,其参与甚至是知情的权利则很难实现,除了社会组织制度及认识上的问题(制度性的问题) 之外,城市规划传播环节不完善也是重要因素,当前在城市规划管理的理论研究中,对于规划管理传播理论研究得很少,缺乏专业(或专门) 的传播机构或传播者,多数是政府组织(城市政府应该成为传播者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也不可能是全部) 的简单的宣传公示等较宽泛而肤浅的传播活动。从传播学原理来看,传播者所承担的主要工作是:收集信息、加工制作信息、确定传播媒介、确定传播对象、设计传播程序、选择传播技巧、收集处理反馈信息等。城市规划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特性,城市规划传播者一般来说应具备规划专业知识。城市规划的传播者在信息的加工制作过程中,担负着“把关人”的角色,控制着信息的流向、流量、传播的重点,规划传播者作为传播的起点对规划过程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规划过程中传播者的缺失或不明确,等于割断了信息流动的链路,割断了规划的“过程”性,也同时抹煞了规划的公众性基础。

3.2  受传者

受传者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大众媒介的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信源,因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城市规划的受传者(公众) 总体来说具有以下特征:众多、混杂、相对分散、流动、隐匿,但是对于具体的规划项目来说,其受传者又相对明确、单纯和稳定。城市规划过程中,受传者具有知的权力、传的权力、讨论的权力;城市规划的传播者应将技术性的图纸文字转译成公众能够接受的信息,这是受传者权力行使的前提;其次,传播者应针对受传者的特点,策划传播活动,关注受传者在规划中的利益;再次,规划传播活动应重视受传者在传播活动中的目的,受传者接收信息的动机可能不尽相同,一般来说规划传播活动中的受传者主要动机有:(1) 得到报酬; (2) 寻找线索; (3) 符合倾向; (4) 好奇心; (5) 利益维护。传播过程要做到有的放矢,需分析受传者参与的目的,以此吸引受传者接收并反馈信息。为使规划传播有效地进行,规划传播过程中还要研究受传者的个人差异、社会范畴、社会参与的原理,以及受传者的选择性心理、遵从性心理等心理特征和信息反馈的外在及内在过程。

3.3  信息传播与符号系统

城市规划传播过程中,通过对受传者的目的动机的分析研究, 需要对规划信息进行分级分类,哪些是敏感信息、哪些是重要信息、哪些是辅助信息、哪些是一般信息,针对不同级别的信息研究确定采用何种符号系统进行传播。传播学中将符号分为语言符号系统与非语言符号系统。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案或成果通常由语言文字和图纸两部分组成,要成为有效的规划信息传播者,一个规划传播者必须具备:一是理解交流的具体因素—信息传播者、接受者或听众、媒介和有关脉络以及它们在效果方面的作用;二是发展图解语言,从中选出最有效的图纸表达方式,以满足特定传播任务的需要;三是要认识到传播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对所确定的传播符号系统进行评价并不断改进。

3.4  传播技巧

传播技巧是指传播者为达到某种目的,在加工信息、制作符码、传递信息的实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策略、战术和手段。它是传播者获得效果、达到目的的对策和方法,也是信息传递中避免干扰、绕过阻碍的一种先期估计和控制。一般来说,传播领域或目的不同,传播技巧则有所侧重,从城市规划传播的目的(社会理解、社会协调、保障公共利益、公众参与等) 来看,规划传播运用技巧应符合几个要求:一是指向明确,有的放矢地运用技巧,使用技巧必须加强指向性或针对性(针对传播对象的具体特点、类型特点、人群层次等) ;二是要内容真实; 三是要手法灵活,应依据不同信息、受传者和不同传播渠道的特点灵活巧妙地运用它。常用的传播技巧有: 美化、丑化、印证、引证、多说、沉默、企求认同、号召随从、假借、隐喻、感情、理性、一面分析、两面分析、结论明示、结论暗示、先后、详略等方法。规划传播者应以具体的传播活动特点灵活运用各种传播技巧。

3.5  传播媒介

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力,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声波、光、电波等。媒介是传播过程中赖以实现的中介,人们可以发明、制造各种媒介,让它为表达自己的目的服务;但媒介又可以反过来对人施加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并不一定符合传播者的本意。媒介一进入流通过程,便是一种具有某种活力的存在,它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和特性,对社会起着潜移默化的、直接而有力的影响。传播媒介大体上可以分为口头传播媒介、印刷传播媒介、电子传播媒介三类。城市规划过程涉及项目多、牵扯利益复杂、时间持续长,因此规划传播应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各有侧重,规划传播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6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规划传播的效果则是公众知情权、讨论权的行使程度,规划过程获得公众理解的程度,规划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持城市持续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等。因此,评价规划传播效果可以从:公众的知情状况、公众参与状况、规划的参与质量、规划的社会功能的发挥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上一篇: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界定及关联性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