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临床分析(2)
2013-06-14 01:09
导读:1.5疗程 两组均为15天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1.6疗效标准[1] 痊愈:皮损消退≥90%;显著:皮损消退70%~89%。新起皮损少于5个;有效:皮
1.5疗程
两组均为15天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1.6疗效标准[1]
痊愈:皮损消退≥90%;显著:皮损消退70%~89%。新起皮损少于5个;有效:皮损消退30%~69%,新起皮损少于10个;无效:皮损将退≤29%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基本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疗效明显优丁对照组。
2.2复发情况
对两组中基本痊愈的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跟踪随访,其中治疗组中150例中复发9例,复发率为6%;对照组50例中复发6例,复发率为12%。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丁对照组。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寻常痤疮是由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阴虚内热,冲任不调,饮食生活失理,肺胃火热,血热郁滞而成。气滞血瘀痰凝而见结节、囊肿、瘢痕。[2]笔者白拟双翘败毒饮具有祛风燥湿、消痰散结、清热解毒等作用。方中苍术、防己、川羌活、白芷祛风燥湿;枇巴叶、贝母消痰散结;金银花、连翘、龙舌草、板蓝根清热解毒;柴胡、丹参凉血活血,消肿祛瘀;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外用中药颠倒散、三黄散、托瘀散具有较强的清热除湿,消肿止痛,收敛燥湿的作用。在治疗方法上令内治和外治相结合,内外合治,标本兼顾。
下关、颊车、足三里、丰隆属足阳明胃经;二阴交属足太阴脾经;攒竹属足太阳膀胱经;手三里、益池属手阳明大肠经[3];有祛风清热,调节冲任的功效。
西医学认为,寻常痤疮主要的制病因素为以下三点:(1)毛皮脂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角化。这样的角化可使毛孑L阻塞,内容物排出不畅而堆积,形成微粉刺。以后进一步扩大形成粉刺,近来研究表明皮脂中的亚油酸与毛囊口异常角化有关。痤疮患者此亚油酸水平降低。(2)皮脂分泌增多。痤疮患者局部皮脂较正常人明显增加,可能与雄性素的作用有关,给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3)细菌感染以及炎症反应,主要与痤疮丙酸杆菌(PA)的感染有关。
注射用炎琥宁药理作用能够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能特异性地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ACTH释放,增加垂体前叶中ACTH的生物合成;体外具有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4]根据其清热解毒及抗病毒作用,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抑制毛囊皮脂腺,减少皮肤表面游离脂肪酸含量,减少炎症性损害的出现。
在寻常痤疮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中药内服外敷加针刺疗法,以及静脉点滴),比单纯使用中药内服外敷红肿、疼痛症状消退更为迅速,并且病史越短,疗效越明显。观察结果可见,静脉点滴炎琥宁加中药内服外敷,并以针刺疗法配合治疗为确切有效的方法,比单纯使用中药内服外敷疗效更好,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意义。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7:89.
[2]陈达灿.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科技出版社,2008,1:126.
[3]石学敏.针灸学.中医药出版社,2007,6.
[4]朱德生.皮肤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