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及监测(2)
2013-08-27 01:45
导读:3.2气道压力的监测密切观察气道压力。如气道压力过高检查管道是否打折、气切套管脱出至皮下、或气道内痰液较多,气道高压可导致胸腔内压增高,阻
3.2气道压力的监测 密切观察气道压力。如气道压力过高检查管道是否打折、气切套管脱出至皮下、或气道内痰液较多,气道高压可导致胸腔内压增高,阻碍静脉回流使血压下降,影响氧弥散,气流过大使患者产生不适,如躁动不安,降低了的依从性。每天评估患者应用呼吸机效果,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调节参数,并将调节后的参数记录在机械通气治疗本。认真做好参数设置的交接班并做到简洁明了。
3.3通气量监测 潮气量是静息状态下每吸入或呼出1次的气体量[4],潮气量、通气量增大或减少都要检查分析原因,无自主呼吸患者增大是否已有自主呼吸或是浅昏迷患者躁动引起,应报告医生进行评估呼吸模式是否需要调整。潮气量降低时大多数是由于管道衔接处衔接不稳,倾倒疏水杯内水、更换管道、吸痰后,在225例患者中成人出现5例,手足口病患儿2例,由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未出现病情变化。
3.4血氧监测 主要监测肺的氧合功能,护理常规监测是PH、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最主要是应用经皮无创监测氧和二氧化碳.将血氧夹置于病人的手指或脚趾。每4小时更一次部位。保持血氧饱和度>94℅。当氧饱和度<94℅时,应检查氧夹位置是否正确,手、脚末稍的色泽及冷暖,以确定是假性缺氧或真性缺氧。床旁血气分析仪,是最直接的手段,也不会因为反复抽血出现辅助检查抽血性贫血。
3.5气道温 湿化 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正常鼻咽腔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温化 湿化功能,使气道分泌物浓缩干燥,形成痰痂或血痂不易排出,导致细菌侵入引起肺部感染
3.6清理呼吸道痰液操作是ICU护士应掌握的最基本的一项护理技术。在俞琬如等[5]调查中发现,频繁吸痰(≥8次/d)是引发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因吸痰操作不当造成肺萎陷2例。为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采用开放式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入3min,吸痰次数严格控制,吸痰时间<15s,两人共同完成吸痰操作。高PEEP治疗患者应用一次性密闭吸痰管。在吸痰时要边吸边旋转,避免牵拉呼吸管路,避免在导/套管内反复上下提插,造成吸痰无效。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总之,护理机械通气患者,专业知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是预防其它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措施和保证。
[1]朱元钰,陈文彬主编.呼吸病学[M] 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24
[2]覃丽娟,吴晓云,王飞杰.危重症清醒患者刷牙漱口吸引效果观察[J] 护杂志,2010,13(25):53-54
[3]蔡映云. 机械通气及临床应用. 上海: 上海技术出版社. 2002.8.143
[4]张伟英主编.实用重症监护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55
[5]俞琬如,许淑琴.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