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湖周遭高速公路修建问题探讨(2)
2013-09-09 01:04
导读:2.景区周遭高速公路设计特点 高速公路通道工程一般设计为钻孔灌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薄壁台、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景区附近设计可以采用桥隧方案
2.景区周遭高速公路设计特点
高速公路通道工程一般设计为钻孔灌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薄壁台、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景区附近设计可以采用桥隧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强调公路与周围景观的协调,防止公路建设引发新的地质灾害,大大改善了线路线形,提高行车条件。
为此修建线路方案可以依照以下原则:
(1)对路线方案进行较深入细致的现场勘察,在多方案论证、反复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方案。
(2)对路线方案体现地形选线,突出地质选线、生态环保选线的原则,本项目地处北天山的西段,该段地势十分险峻,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十分复杂,因此,在路线布设上遵循地形选线、地质选线和生态选线的原则。
①地形选线
为使公路构造物安全可靠,避免大填大挖,减少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就必须使路线顺应地形。在满足路线标准的前提下,充分研究和利用有利地形,灵活采用整体式、分离式、错台式、半路半桥等路基型式的路线布设方法,便路线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达到安全、、环保、舒适的使用要求。
②地质选线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岭地区进行路线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地质选线的设计思想。加强地质勘察力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查清路线所经区域的地质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进行路线布设,避开大型不良地质地带,从根本上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保证公路安全、降低工程风险。
③生态选线
生态选线是协调好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的基本途径。生态选线就是在地形选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在综合考虑技术标准、工程造价的前提下,把对自然地形、植被、自然景观等自然资源的破坏降低到最低。
(3)合理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在勘察设计中,合理的选用平纵面指标,把握经济与指标的和谐统一,注重平纵面的均衡与连续,在全面收集地形、地质、地物等控制路线布设的因素基础上,进行多方案的优化比选,在不过多增大工程量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力求使公路线型适应地形变化,并与自然地貌相协调;从而得到指标相对较高、造价较省、质量安全可靠、环境优美的路线方案。
高速公路设计可以在完成“高速”功能的前提下,利用上述道路组成要素及周围的地物、地貌等自然要素和本地域的人文要素等景观元素,创造良好的视觉形象和生态环境,给人带来一种审美愉悦和良好的情感反响。
高速公路线形设计时,也可以在保证“平、直、缓”的同时,避开风景名胜区和其它古迹,以保护现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合理借用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将其引入到高速公路景观空间中来,或将高速公路的节点延伸到景区当中。
3 结语
高速公路的建设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景观等的矛盾将日益突出,这也对公路设计者和修建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 汪祥国,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注意的一些问题[J].经济 信息,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