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控制探讨(2)
2013-10-17 01:15
导读:2正确处理施工缝,确保混凝土质量 (1)混凝土初凝以后,不能过早地在上面浇筑新的混凝土层,否则在振捣新浇筑的混凝土时,会破坏已初凝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和
2 正确处理施工缝,确保混凝土质量
(1)混凝土初凝以后,不能过早地在上面浇筑新的混凝土层,否则在振捣新浇筑的混凝土时,会破坏已初凝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和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所以必须等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
(2)重新浇筑混凝土之间应清除施工缝表面的水泥浆、垃圾、松动的砂石和软弱层,以及钢筋表面的油污、泥锈和砂浆等杂物;采用表面涂刷缓凝剂处理的垂直施工缝,应在拆模后即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清除表层水泥浆,使石子外露。由于水平施工缝前后层混凝土的结合是通过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的压力、接触面的摩擦力以及前后层混凝土的黏结力和接触面产生的咬合力来提高其抗剪能力的,因此施工缝表面要粗糙,这对前后层混凝土结合有利。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其表面凿毛,然后把施工缝表面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润湿,但低洼处不得有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水平施工缝处形成石子密集区而影响混凝土强度,宜在浇筑混凝土前在水平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度为10~15mm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垂直施工缝处也应先刷一遍水泥浆(水泥:水=1∶0.4),然后开始浇筑混凝土。
(4)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施工缝,在垂直施工缝处应补插钢筋,其直径一般为φ12~16mm,长度一般为500~600mm,间距为500mm左右,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也应补插钢筋,光圆钢筋两端加弯钩。在水平施工缝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地脚螺栓进行观察校正。
3 根据设计部门的要求进行留置和处理复杂结构和重要结构的混凝土施工缝
当设计无规定时,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可在施工缝处补插钢筋,直径为φ12~16mm,长度为300mm,钢筋数量视施工缝表面积和结构重要性确定,但每处不得少于2根;也可在前层混凝土面层涂敷一层环氧树脂黏结剂,但这种黏结剂应采用受水分影响较小的固化剂(如600号聚酰胺),并应在黏结剂固化之前开始浇筑混凝土;对地下水位以下的混凝土施工缝,则必须做防水处理。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通过我们现场施工实践证明,只要按照施工规范和上述要求留置和处理施工缝,并认真施工,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不会低于设计强度要求,施工缝的质量也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