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浅析(2)
2013-11-23 02:06
导读:小学在规划布置时,应考虑到其本身也是一个噪声源。若单纯从服务半径考虑,将其置于小区中心,对居民干扰就比较大。因此,许多居住小区将小学布置
小学在规划布置时,应考虑到其本身也是一个噪声源。若单纯从服务半径考虑,将其置于小区中心,对居民干扰就比较大。因此,许多居住小区将小学布置在小区翼侧,这样在合理的服务半径下,就能保证小学对居民生活最小的干扰。另外小学规划布置还应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学生上学不应穿越城市道路;第二,其服务半径应控制在五百米以内,有方便的道路连接和明显的出入口,第三,学校应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第四,远离铁路、城市干道和其他噪声源。
3商业服务公共建筑
商业服务设施是小区公建的主体,这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公建类型。对其进行合理安排将对百姓生活具有深远意义。在其位置选择上,若将其置于小区几何中心,虽然服务半径小了,却不符合居民出行,实践证明这样的商业设施使用率底、效益差。在考察过程中,发现一些新建的比较成功的居住小区均将商业服务设施集中布置在小区的主要出入口。这样既方便了居民,也提高了效益。其原因己在上一节关于小区公建的商业性做出论述。
至于商业设施的具体形式无外乎以下几种:1)成街布置。2)成片布置。3)成街成片混合布置。总之,商业设施分散布置的形式己逐渐被淘汰,因为其没有考虑到商业设施的聚集效应。另外,笔者将物业管理、卫生站也归入此类公建。物业管理现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居委会的地位,为了方便联系,比较适合将其置于小区主要出入口。
4邻里交往类公共建筑
这类公共建筑宜和小区中央绿地结合布置,并和商业服务设施共同构成小区公共中心。如果把居住小区看作城市的细胞,那么小区公共中心就是这个细胞的细胞核,为整个细胞提供养分。商业服务设施提供的是物质养分,而邻里交往类设施则提供精神养分。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类公建己显得越来越重要。其规模应该扩大,形式应该多样化。小区公共中心现在已形成一种模式:商业服务设施从小区主入口开始向小区内部纵深沿街展开直至小区公共活动中心,而且是连续布置,就如动脉和心脏相连。作为邻里交往类设施,这一类公建供居民交往所用,它们有许多名称:居民活动中心、俱乐部、会所、邻里中心等。其功能、性质差不多,具有人情味是其规划布置的重点。
中国大学排名 5市政公用类公共建筑
这类公共建筑是小区得以良性循环的基础设施,如垃圾站、公共厕所、自行车库等。
1)垃圾站人人讨厌却又离不开它,历年来想了许多方法,却都有不如意处。笔者以为最好的方法还是垃圾袋装化,在每个住宅楼前设有盖垃圾桶。由物业管理部门统一收取,运至垃圾站。2)公共厕所不宜单独设置,宜和其它类型的公建联合设置,如商业服务设施、小区活动中心。它应布置在容易找到又相对隐蔽的地方,所以将其布置在沿街又不正面对街,街上设明显标志是个不错的选择。3)自行车库是个老大难问题,现在一般有下列两种布置方式:分散布置、集中布置。对于多层住宅,可以将其底层作为自行车库进行分散布置,每户一间:也可以集中布置,集中车库宜布置在组团的出入口,这样存车取车均不须走回头路了。而对于高层住宅,车库一般设于底下或半地下层。有些小区采取室外集中停车的方式,经过设计的车棚不仅没有破坏环境,其高技的外观还可以成为小区独特的风景线。
对于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商业服务设施自身的经营效益、富有人情味的场所的营造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其总体布局,在考察中发现存在着这样一种原生态模型:1)商业服务设施分布于小区主入口,或成街布置直至小区活动中心,或成片集中布置。2)小区活动中心则与小区中心绿地相结合共同构成环境优美,可达性好的令肠里交往场所。3)幼托则结合中心绿地布置在较为安静的地方,小学则布置在小区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