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楼板的合理设计及构造要求(2)
2013-12-05 01:04
导读: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楼板受力钢筋的合适配筋百分率ρ=(0.3~0.8)%之间,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还应当满足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的
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楼板受力钢筋的合适配筋百分率ρ=(0.3~0.8)%之间,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还应当满足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的要求。楼板受力钢筋间距:一般在70~200mm之间,当板厚≤150mm时,间距不大于200mm;当板厚>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1.5h(h为板厚度),且不大于250mm。楼板的下筋应伸入支座中心附近,伸入支座内长度≥5d(d为钢筋直径),且≥100mm(HPB235钢筋末端应作 180度弯钩)。楼板的支座上筋从梁(或墙)边缘伸入板跨内长度:单向板不小于1/5L0,双向板不小于1/4L0(L0为板的跨度,双向板为短向计算跨度)。楼板支座上筋伸入支座梁(或墙)内锚固长度≥La(La为钢筋的锚固长度 )。
楼板的分布钢筋不小于下表数值,也不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50%。
现今多为商品混凝土,其水灰比较大,为防止混凝土较大的干缩开裂和温度应力,宜在楼板各块板中央的上部配置防裂的十字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的直径、间距同上述分布钢筋,此防裂网片钢筋端部与板的支座上筋搭接长度≥La(La为防裂网片钢筋的锚固长度)。在房屋端部开间内板的上部防裂十字网片钢筋加大为Φ10@150,予以加强约束。
楼板的长度较长时,每隔30~40m的距离,在板跨度中部的1/3范围内设置曲折走向的,宽度为0.8~1.0m的微膨胀混凝土加强带。在加强带高竖向中部加配置Φ10@150的水平附加钢筋(每边伸入加强带边缘混凝土内锚固长度≥1.2La)。
楼板的外边缘与混凝土梁(或墙)整体浇注混凝土时,板的支座上部加配截面面积不小于跨中配筋截面面积的1/3,其直径≥Φ8,间距≤200mm的附加钢筋。该附加钢筋伸入板跨内长度:单向板≥1/5L0,双向板≥1/4L0(双向板的L0为短跨计算长度),该钢筋伸入支座内锚固长度≥La。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楼板厚度较薄,表面积较大,受外界影响较大,尤其在大风、干燥、炎热的天气情况下,使新浇注的混凝土失水速干,故应做好浇注混凝土的养护,防止混凝土出现速干、速缩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