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换土垫层处理软弱土地基(2)
2014-02-13 02:37
导读:2质量控制 2.1施工前应检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比,砂、石拌合均匀程度。 2.2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
2 质量控制
2.1 施工前应检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比,砂、石拌合均匀程度。
2.2 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压实系数。
2.3 施工时要分层找平,碾压密实。
2.4 施工结束后,应检查砂及砂石地基的承载力。
3 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3.1 砂垫层的施工方法应视地基土质和地下水位及施工条件来确定,水位低,采用碾压法,水位高,采用水撼法施工。
3.2 砂石垫层下土层不应被扰动,作业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冻结的砂石不应使用。
3.3 应控制砂石级配、虚铺厚度、夯压遍数,洒水等工艺操作指标。
3.4 当地下水或地表水将槽底浸泡,难以清净淤泥土,撼砂时砂泥混在一起,从而使砂中含泥量加大降低砂垫层承载能力,必须在槽底铺一层粒径不大于10cm的、粒径是均匀的毛石或碎石,避免基底产生不均匀压缩。
3.5 大面积水撼砂,分层交叉处应以大于2m为宜。
3.6 规范规定应在无积水状态下撼砂,但如果在水撼砂施工时能有效控制泥砂混杂,基槽可以在积水状态下施工。
4 结语
砂垫层法适于处理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包括淤泥、淤泥质土;不宜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渗透系数小的粘性土地基。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砂垫层不适于冬季施工以及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不透水的粘性地基上施工,但也是人工加固地基建造浅埋基础的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工程成本低,就地取材方便,减少基础沉降,提高地基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基础埋深的优点,值得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