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渗混凝土渗漏分析及预防(2)
2014-02-13 02:37
导读:2抗渗混凝土渗漏的预防措施 2.1设计因素 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作用的最不利情况,即地下水、地表水和毛细管水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而引
2 抗渗混凝土渗漏的预防措施
2.1 设计因素
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作用的最不利情况,即地下水、地表水和毛细管水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周围水文地质变化的影响。
②结构设计中,应根据地下工程确定的几何尺寸,合理配置钢筋,使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而不出现裂缝。
③根据结构断面形状、荷载、埋深,基础的强度,采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即补偿收缩混凝土。
④以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缝即在结构收缩应力最大的地方,产生相应较大的膨胀来补偿结构的收缩。
⑤根据结构设计,合理设置后浇带和变形缝。
⑥设计图中,应着重绘制加强带、后浇带、变形缝和施工缝等构造详图,便于施工。
2.2 施工因素
①当混凝土内外最大温差小于25℃时,混凝土就不会产生表面裂缝。因此要作好测温记录,以掌握实际温度场的变化。
②抗渗混凝土用的水泥,宜优先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但应注意延长搅拌时间。
③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并通过精心级配,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④基础底板和围护墙可采用240~370mm厚的砖模,混凝土浇筑后,砖模不拆即回填土。
⑤基础底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利用预应力筋张拉后的弹性回缩,消除结构裂缝。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⑥防水泥凝土必须使用同一品种水泥。
⑦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
⑧加强对商品混凝土现场监控力度专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时间。
⑨防水混凝土及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养护,严重影响结构的抗渗性,特别是早期养护更为敏感。一般养护要注意:
a.防水混凝土和HEA补偿收缩混凝土终凝后(浇筑后4~6h),应立即覆盖双层草帘或麻袋养护。
b.不宜采用电热养护,容易产生温度裂缝,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
c.不宜采用蒸汽养护,导致混凝土结构抗渗性下降。
d.防水混凝土不应过早拆模,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
e.冬期施工,防水泥凝土的原材料可采用预热法,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大于35℃。
f.防水混凝土冬期宜采用蓄热法养护。当采用暖棚养护法时,棚内应保持一定湿度,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
3 结论
采用颗粒级配法配制地下建筑抗渗混凝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它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并且可以充分兼顾混凝土的抗渗性和强度两方面;在进行颗粒级配抗渗混凝土设计时,应对所采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控制选择,在确定材料用量时也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抗渗要求以及其强度较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