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美国教育课程变革的缘由(3)

2013-04-29 18:20
导读:到战争结束时,又有了转变课程的需要,以适应战后经济。国会制定了《退伍军人权利法》(G.I.Bill of Rights),正式名称为《1944年军人重置法》(Servicemens R


    到战争结束时,又有了转变课程的需要,以适应战后经济。国会制定了《退伍军人权利法》(G.I.Bill of Rights),正式名称为《1944年军人重置法》(Servicemen’s Readjustment Act of 1944),于1944年6月22日由罗斯福总统签署。该法规定提供联邦资金,帮助老兵在很多重要领域适应平民生活,特别是我们所关注的教育方面。联邦政府津贴学费,支付费用、书本及教材,并资助生活开销。最重要的是老兵只需满足其选择的教育机构的入学要求,便可以免费前往就读。该法颁布后的数年内高等教育机构招收的老兵人数接近23万。从战争年代向和平时期调整,要求教育机构的课程为学生进入不同于战争期间的工作场所做好准备,譬如机械与工程,譬如不同领域的技术人员。期间,学校增加了新的职业学科,扩大了教师队伍,以适应学生的流入。该法规定向二战老兵提供教育,其影响惠及很多家庭,它使得老兵们有机会上升到更高的社会经济阶层。

    5.几部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法律

    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引导基金委员会建立科学情报服务。1953年,该领域没有得到重视,但是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后,在国会压力下该基金为教师机构采纳物理、生物、化学与数学的新课程提供的预算大增,这些学科和计划最终融入约翰逊总统的大社会计划之中。

    1965 年4月11日签署的《中小学教育法》是约翰逊总统的大社会计划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该法规定向低收入儿童聚集的学校提供联邦特别教育计划资助。《高等教育法》(1965年)增加了拨给大学的联邦经费,向学生提供奖学金与低息贷款,并成立国家教师联合会,向美国贫困地区提供教师。《双语教育法》(1968 年)向地方学区提供联邦资助,帮助它们满足英语会话能力有限的儿童的需要,直至2002年该法失效。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seac.com )

    《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The No Child Left Be hind Act,NCLB)是2002年1月8日签署的联邦法律,恢复了先前提到的几个教育法律,试图进一步提高州、学区与学校的责任标准。全国考试则是测试成绩进步或倒退的途径,每年测试三年级到八年级学生的数学与阅读。该法也针对教师资格,要求至少具有学士学位,并通过所教授学科领域的考试。如学校不能保持这些标准与目标,将致使停拨联邦教育资金。

    无疑,这些法律对开拓课程学科和实现教育的实质平等起了重要作用。积极的教育立法、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可以在宏观上为课程改革提供方向和政策支撑。

    四。结 语

    笔者赞成布鲁克斯先生的话“此处描绘的历史是一个博大而又完整的故事,点缀着人类向前跃进的各个关键时刻”。正是这些事件与最高法院的裁决及国会法律结合在一起,为课程制定者与理论学家提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机遇,为建立公立学校课程变革提供了平台。在遍寻导致全美公立学校系统课程变革的事件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包含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内部活动与外部力量对课程变革的作用同等重要,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研究虽未减少课程理论学家的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我们当前课程改革的思路突破有着借鉴意义。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