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研、严、妍”,培养高素质人才(2)
2013-05-13 01:07
导读: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百花齐放 本院教师和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围绕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与德育教育,大学生素
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百花齐放
本院教师和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围绕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与德育教育,大学生素质分析与大学生培养的素质体系、高等教育阶段师生关系的定位与合理构造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探讨,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直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此,加强了大学生研究基地和教育基地建设,2005年与长春市老年大学签订了共建协议。地探学院将长春老干部大学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长春市老干部大学将地探学院作为学员关心教育下一代基地;建设了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了大庆油田的吉林大学地球
物理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大学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组织学生参加国际间的校际间的活动。
50多年来,该学科共培养了8654名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精英,也有栋梁,他们和各行各业的人才一起,共同支撑着共和国大厦。他们中有:毕业于地球物理系的现任
中国科学院滕吉文院士、徐世浙院士;中国工程院何继善院士。有多位在
中国地质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同济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大学任教的博士生导师;有多位在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国外大学、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学者;有经受住了西风带和南极特殊环境的严峻考验,顺利地完成南极科考任务的,郭井学博士生;有2004年,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的王磊、鲍秀峰等同学;等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另外,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学院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具有明显科研特色,对本科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研究扩充了学科的体量和繁衍能力;科学研究项目促进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学生
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80%来自于教师的科研项目。科学研究促进了本科专业建设,如
地球物理学专业,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深部课题组,发展到90年代初的深部教研室,1998年建设成地球物理学专业。2002年
固体地球物理学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本学科在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设了工程与环境系列课程,出版了《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环境地球物理》教材和《探地雷达》等辅助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