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5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中
通过平时的一些摸索,笔者寻找到了一些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途径。
[途径1] 通过对课堂实验过程中一些异常现象的探究,引发研究性学习。例如,“乙烯”一节中,在制备乙烯的实验中会产生出明显的刺激性气味,而乙烯本身是无色接近无味的气体,如果抓住这一问题探究下去,让学生分组讨论原因,并设计出除去杂质并验证乙烯存在的实验方案,然后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便在课堂中开展起了研究性的学习。
[途径2] 对课本中的个别内容或习题答案大胆置疑。例如,上海某版本教材中关于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图明显存在问题,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和改进,他们往往思路开阔,见解独到。
[途径3] 对社会中的化学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例如,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几起有毒化学原料泄漏事件、安徽有毒奶粉事件、广州假酒案等。
目前,有关合作性学习的研究已在很多国家展开,合作性学习被证明可以成功地在社会科学和文教领域取得成效并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合作性学习并不是万能药,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课堂中进行教学时也常常会碰到各种问题和困惑,比如单从一节课来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进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通过笔者的观察研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提高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成绩,以及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都是有帮助的。但笔者所做的教学实践范围是有限的,对不同地区、不同生源的学校情况会是怎样等等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不断地尝试、研究和反思。
参考文献
[1] 大卫·W·约翰逊等.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Ⅴ-Ⅵ
[2]杨洪波.化学教育,2005,26(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