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建设的影响分析(2)
2013-08-10 01:59
导读:(4)影响班集体同学的是非观。非正式群体由于信息沟通的灵活、迅速,是有效信息的渠道,但是有时为了维护本群体的利益,他们往往制造思想上的混乱,很容
(4)影响班集体同学的是非观。非正式群体由于信息沟通的灵活、迅速,是有效信息的渠道,但是有时为了维护本群体的利益,他们往往制造思想上的混乱,很容易使传播的信息失去真实性,形成错误信号,非正式群体就会成为谣言的传播渠道,干扰正确意见的沟通,使同学对信息的判断产生偏差,进而影响对事情本身的是非判断,阻碍班级工作的开展。
三、应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建设影响的对策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不能主观地加以消除,而应该积极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加以引导,变害为利。
1.注重思想引导,营造良好班风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积极上进的,但其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时,不能采用粗暴和简单的办法,而是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加强与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交流与沟通,分析和掌握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疏通和引导相结合方法,把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思想引导到积极、健康、自主的方向上来。同时,要营造良好的班集体风气,包括融洽的人际关系,公平竞争、互助的学习氛围。
2.采取多种措施保证班集体制度的执行
班集体民主制度建立了,关键在于执行。首先,要加大对民主观念的宣传,使大学生真正地树立正确的民主意识;其次,就是要求制度向全体学生公开,使同学们清楚明白地了解班集体的各项民主制度,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再次,民主制度的执行必须得到严密的监督,这就要求辅导员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班集体选举以及平时的民主决策中,担当起监督者的角色,保证班集体民主制度正常的运行。
3.树立坚强的领导核心
班干部是沟通老师和同学的桥梁,他们起着上传下达的中介作用。班主任要从上、思想上关心他们,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水平,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并且教给他们一定的工作方法,提高其组织能力和班集体的能力,以便使他们尽快地适应所担负的工作,真正确立他们在学生中的核心地位,成为学生信服的有效领导者;而对于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员,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地对其进行思想与引导,发挥他们在群体中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成为学生干部的得力助手。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要积极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只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做引导,才会分清错与对,及时的认识自己的错误,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若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引导,就会形成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考虑任何事情都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能顾全大局,只是考虑自己所在群体的利益,盲目地听从群体领袖的指挥,失去独立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是非观还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班集体舆论,从而形成优良的班风,推动优秀班集体建设。
总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有利有弊,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要正确地加以区分,区别地对待,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限制其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影响,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班集体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玉莲.组织行为学[M].北京:出版社,2003.
[2]殷智红,叶敏.管理心[M].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3]文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德育工作初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4).
[4]陈一远.高校辅导员与班级制度建设[J].工会论坛,2007,(6).
[5]王起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2008,(1).
[6]何婧云,闵容.非正式群体对大学生化的影响[J].湖北学院学报,2008,(5).
[7]喻莉丹.非正式群体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析[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