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与途径(2)
2013-08-21 01:04
导读:3.建立综合性考核模式。 中职学校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必须以应用为宗旨,除了必要的 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
3.建立综合性考核模式。
中职学校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必须以应用为宗旨,除了必要的
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我们在专业的考试中,增加了的,包括英语书信、、广告、报告、通知与声明,
证明书、表格、单据,会议纪要与议程安排,致辞,公司概况、便条、留言条和通知启事等。在和酒管专业的考试中,加大了口语考试的比重,通过设定前厅、客房、餐饮、娱乐等职业场景来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途径
1.设定形式多样的语境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在没有任何提示的前提下让学生听英语,学生肯定会遇见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消除这些可能给听说带来的阻碍。如在听材料前先讨论一些相关背景知识,讲解一些重点词汇的用法,把材料分成若干部分,设定一些听力目标等。教师可以设定一些语境,帮助学生参与英语口语实践。教师要时刻清楚自己的角色:课堂的组织者、活动内容的提供者、学生之间的沟通者、语言的传授者等。教师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如组织讨论小组,并提供讨论的话题;组织学生扮演角色,如一般涉外活动的迎送、宴请、陪同购物、游览、就诊,以及一般涉外业务的
、介绍产品、付款等;必要时教师可扮演一员。
2.提高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力。
中职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往往是简短实用的文字材料,如业务信函、传真、邮件、广告、产品与厂家介绍、合同、
意向书、进出口及的单证等。因此,学生一定要学会读懂这些简短实用文字的大意。为了便于理解,阅读前教师可以设定几个问题:作品属于哪种
应用文?中心词是什么?你以前是否了解文中内容?阅读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生词。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如根据词根、词性、词缀、背景知识、语境猜测等。读完整篇文章后,学生可以借助词典准确了解生词在文中的确切含义,以巩固对这一词的理解及记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加强应用文的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根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
后从事的是技术、生产、、服务等领域的工作,他们所接触的有:1)简要翻译:业务信函、电子邮件、产品使用说明书、合同、产品介绍等;2)表格填写:个人资料表单、业务表单;3)模拟套写:名片、贺卡、通知、便条、
邀请函、商业信函以及电传、电子邮件、简短广告等。明确培养目标后,教师应按照每种应用文的翻译与写作要求安排教学。
总之,中职以培养实用能力为总体目标,尤其要注意“加强听说、加强表达、加强实用”三个方面。用人单位要求中职
具有以下素质:职业知识结构,具有本专业必备的中等职业水平的职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职业能力结构,具有适应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和基本技能。只有切实加强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才能体现中职应用型特色。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应有别于高中的英语教学,中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待于更多的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去探讨。
参考文献:
[1]刘然.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技术
教育学报,1996(2)
[2]朱纯.教学学[M].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