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影响英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因素(2)
2014-02-24 01:27
导读:3.3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来帮助自己理解、学习或保留新信息的特殊见解与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某个学习者采取的学习策略因这个学
3.3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来帮助自己理解、学习或保留新信息的特殊见解与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某个学习者采取的学习策略因这个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偏好及动机态度而不同。学习策略在学习自主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它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其目的是研究成功学习者的特征,对不成功的学习者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改进学习效果。常用的学习策略一般有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前者直接操纵信息输入、采取重复、查阅资料、归纳、、记笔记、推理等方法,后者是关于学习的策略而不是学习策略本身,是用来计划、监控和评价学习活动的技能,包括定向注意、注意力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及自我加强等策略。
事实上,一个人的学习风格及采用的学习策略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个人的爱好。例如:有的人喜欢大声朗读,有的人则喜欢无声背诵;有的人先弄清楚语法规则,后进入篇章阅读,而有的人则通过大量篇章阅读,从中归纳出语法规则。同样的学习策略,每个人使用的频率也会不同,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适用性。
4.提高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办法 学校的目的不应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学会自主学习。教学尤其如此,外语教学的教学目的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有关单词、语法等方面的英语知识,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征掌握提高自己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教师自主的一个过程。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是外语的课堂里,认识到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这对教师来说很重要。学习者应该有机会根据学习的风格及偏爱来学习,而教师只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提供一切必要的及输入,从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第一,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从小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尽可能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自由度,让学生知道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应该做些什么。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减轻学生对老师的依赖;让学生明白老师不是万能的,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让学生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敢于提出与老师观点不同的想法。
第三,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合作精神。由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中生在课堂上比较被动,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常常期望教师给予他们问题的答案,而很少提出自己独立的观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相当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设计课堂活动,并对所用材料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觉到他们受到尊重,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针对一些特别内向、被动的学生,设计一套特殊的方案,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此外,教师也应该给学生以适当的,让他们将自己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用目的语记录下来,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5.结语 本文了前人关于“学习自主性”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学习自主性在外语教学中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并对学习自主性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自主性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Benson,P. & Voller,P.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 Longman,1997.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Dam,L.Learner Autonomy 3:From Theory to Classroom Practice[M].Dublin:Authentik,1995.
[3]Little,D.Language awareness and the autonomous language learner[J].Language Awareness,1997,6(2&3):93-104.
[4]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7):287-289.
[5]华维芬.自主学习中心——一种新型的语言学习环境[J].外语界,2001,(5):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