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构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高中英语(2)
2014-02-25 01:18
导读:5.化原则。民主化原则要求破除评价过程的神秘化,增加评价过程的透明度,把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要求原原本本地告诉所有
5.化原则。民主化原则要求破除评价过程的神秘化,增加评价过程的透明度,把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要求原原本本地告诉所有参加评价的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以便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由于学科特性,教师经常接触的民主思想和意识,对民主的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也特别讲究民主的氛围、民主的方式以及民主的。同样,在教师评价过程中,他们也迫切期望面对某种民主的评价机制。实施评价的领导应与接受评价的英语教师开展平等对话,在对话的基础上教师领会评价指标的真正内涵,建立一个宽松的评价。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或方法开展评价,都必须保证人格上的平等和态度上的诚恳。基于民主化原则的评价机制使教师不再畏惧传统的神秘评价,既有利于他们充分展现自我,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又有利于学校民主氛围的建设和学校的长远发展。
四、高中英语教师发展性评价要素
高中英语教师发展性评价要求英语教师设定自身发展目标,拟定发展计划,实施发展行动。自身发展目标包括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宏观发展目标的时间可定为三到五年左右的时间,微观发展目标可定为一个学期或一年。设定的目标应该非常明确、具体,且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确定目标后,应拟定长期和短期的发展计划,计划应该紧密结合发展目标,且具有可操作性。发展行动是教师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阶段,高中英语教师的发展行动应注重自身文化素养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另外,还要特别注重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的发展。
1.教师素质评价。高中英语教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思想素质、素质、语言能力素质、教学能力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主要考察教师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热爱事业,热爱学生,遵纪守法,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心理素质评价主要考察教师是否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心理和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语言能力素质评价主要考察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否具备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否熟练掌握英语语法系统,是否具备相当的英语水平;教学能力素质评价主要考察教师从事教学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与协调控制能力。教师是否熟悉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建议,是否熟悉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的相关理论,是否了解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策略,是否了解有效的提问策略和纠错策略,是否擅长结合传统媒体与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语言教学,是否能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迅速做出教学决策,这些都是评价教学能力素质的子因素。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课堂教学评价。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考试考核等。教学目标需从学生的角度设定,且明确具体,符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体现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策略等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教学目标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已具备的语言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层次分明的分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既要基于教材又要突破教材的局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水平。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多采用活动性语言教学途径,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步骤和教学指令应清晰明了,符合学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他们是否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这些都是评价学生学习状态的具体体现。考试考核试卷设计要科学,遵循语言测试的原则与方法,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能反映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3.研究能力评价。教师成为研究者是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外语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捍卫自己专业地位的需要”。我国著名语言教育研究专家邹为诚教授也明确指出,“要真正贯彻新课程标准,要真正使我们基础改革获得成功,让千百万基础英语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英语教师的研究是一种指向语言教学实践的研究,是一种以教师自我反思途径达到改善教学行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研究,是以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为目的的研究。高中英语教师的研究能力评价可涵盖学校开展的课题式研究,教研组开展的主题式研究以及教师自身的日常教学问题式研究或行动研究。研究成果的形式可多样化,如发表的论文、行动研究报告、课题
结题报告等。另外,教师基于博客或教学日志所开展的叙事研究也应成为研究能力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教师研究能力的评价既要考虑横向的比较,更要关注教师本人的纵向发展,要使研究能力评价成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使教学研究成为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催化剂,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协作能力评价。协作能力评价主要包括师生协作和师师协作两个方面。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师生协作能力评价主要来源于学生,可采用问卷或访谈的形式对教师的协作能力进行评价。除了师生协作外,师师协作也应该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发展性教师评价能否开展”。基于教师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是讲授相同内容的教师,在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差异有时也非常明显,“教师要形成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师师协作评价可基于教师的协作记录,也可基于协作的具体成果,可以来自教师本人的叙事日志,还可以来自对其同事的问卷与访谈。
教师评价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和首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教师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教师自身既是英语课程的开发主体,又是教师评价的主体,要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教学原则与建议,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只有注重教师发展的评价方式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英语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费世汲,汪立丰.教师评价标准的“四性”[J].教学与管理,2010,(2):20-22.
[2]梁红梅.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思考[D].
东北师范大学,2003.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欧本谷.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机制[J].中国
教育学刊,2004:50-52.
[4]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1999.
[5]杨建云,王卓.论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质[J].教育科学,2005,(1):14-16.
[6]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朱神海,刘宏刚.对中小学外语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性反思—兼谈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取向[A].戴炜栋主编《外语教学法的机遇与挑战》[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邹为诚.基础英语教师如何在实施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成为研究者[J].国外外语教学,200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