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低起点英语学习者中的有效(2)
2014-02-26 02:39
导读:其次美国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
其次美国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由此我们还可以知道:教师给出的任务还应该是难度适中的。对于艺体院校的低起点英语学习者而言,作文是令他们相当头疼的任务。谈到文,大部分的艺体类学生都选择了消极应付。但是作文又是英语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因此,对于此类学生,我们主张分阶段分难度系数给他们布置小作文。学期刚开始的前两个月,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写2-3句话,如果程度稍微高点的学生则要求5-6句话的一段小文章,而且一定用简单句子,用自己知道的熟悉的简单的常用单词,不要求文采,不要求句型的复杂多样。这样,学生即使是低起点的,英语基础很差的学生也会感觉任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类,虽然是作文的要求,要写出东西来,但是整体性要求的降低也给了学生极大的信心。笔者在教学中运用该方法后发现学生渐渐地就不排斥小作文了,而且在老师的鼓励下,也会经常写作了,乐意写作了。在学期的后两个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难度,把句子的要求从2-3,5-6句话加到7-8,9-10句话直到能写出80——120的规范性的作文。经过每学期这样循序渐进的梯度训练,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从上述任务的设定可以得知,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给出较容易、较简单的任务时,英语教师们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如情景小品;而在英语教师给出较复杂、难度适中的任务时,教师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让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在各种任务完成中都有信心,从而能从任务型教学法中获得快乐和益处。 大学排名
因此,新课伊始,英语教师们就应先根据艺体院校的低起点英语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水平,制定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任务,然后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及其所需准备,明确任务后,学生自学(可课前或课后)。在这期间,教师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让他们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为任务进行打好基础。在这一个总的任务目标的下,学生可以分步进行自学,准备交流。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受新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开始进行任务的讨论交流。在这个环节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即平等和谐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有亲和力、感染力,而且要参与到学生的任务完成中去,比如在情景小品中,英语教师如果能与学生一起表演,成为学生们的玩伴,则能使学生解除思想包袱,尽情地表现自己,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在师生同台表演后,再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一起探讨最佳的表现手法、技巧以及最得体的英语语言表述。在这个时候,整个课堂就成为自主的任务学习课堂。教师如想有效实现任务,首先要革新自己的思维,在课前、课中、课后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机会。学生课前主动预习新课, 理解、消化、记忆、发现问题, 这有利于学生上课时有时间进行各种教学活动, 如知识点专项训练、听读练习、主题、角色扮演、写作等,使语言知识迅速地转化为言语技能。在上课前二、三分钟, 英语教师在班内巡视一圈, 检查预习情况, 表扬预习好的同学, 督促不按要求做的同学, 坚持下去, 即便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底子薄,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也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学习。
最后,英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在课后以小作文方式写下来当天任务的主题,下节上课时要求当天值日生再以其中一些任务主题开展操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空间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学生巩固任务教师评定是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用来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课堂操作方式,是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学习实施监控的一种手段。”[6]我国现行的评价方式总的来说,是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以考分评定学生的能力,误导学生片面认为英语学习的动机和目的就是通过考试。这种体系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学科为本位,它只重视对语言知识的检测,而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意识的评价。可以看出,终结性评价体制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对于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就不能以单纯的考试或者测试测评分数作为衡量他们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任务型教学方法之所以在低起点英语学习中比较有效,是因为该方法更加重视课堂教师评价,它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这就使得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英语教师不应该仅仅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更应该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英语课程评价不再只是为了甄别和选拔,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培养对英语的兴趣,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英语教师应该着重考查学生已经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如能进行日常交流,能写出小作文,能进行简单的主题演讲,能背诵课文等)而不是考查他们在语言知识方面还存在哪些缺陷。英语教师对于低起点英语学习者的评价只有关注其已经取得的成就,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才能真正使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感觉自己到英语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任务的实施主要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但任务的圆满完成也离不开英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与培养。教师在任务实施的任何环节都应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信息提供者、思想启迪者、问题解决者、精神引领者、成绩评判者、情感沟通者等,对学生的思想、语言表达、语音语调的监控应该是及时的、中肯的。缺少教师在任务实施过程的有效监控和指导,任务完成的质量和预期的学习效果就很难实现。所以,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教学经验,在任务型教学中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需要的艺体人才, 因为也是人文素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 结语 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考试或者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果,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自主地学习,并且主动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去发展语言能力。
对于任务型教学来说,虽无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但针对艺体院校低起点的英语学习者这个特殊群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以人为本”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使学生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际,运用语言并掌握语言。任务型教学可以引领教师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引导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使这一教学模式逐步规范,更富有生命力,对艺体人才的人文素质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任庆梅,2006,《外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110
[2] 束定芳,2004,《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5]:204
[3] 束定芳,庄智象,1996,《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206
[4] 田晓燕,2006,《试论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直到思想及教学目标》外语界 增刊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37
[5] 王笃勤,2002,《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6] :64
[6] 吴树敬,叶云屏,2006,《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探索因材施教有效途径》。外语界 增刊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