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思考(3)

2014-05-14 01:10
导读:四、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有效途径 自主选拔录取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尝试,意义深远。进一步鼓励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并支持多元选拔标准


  四、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有效途径

  自主选拔录取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尝试,意义深远。进一步鼓励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并支持多元选拔标准的推行,将有利于促进形成全面素质的新格局。

  1.遵循考生评价的客观规律,增强自主选拔录取的科学性。逐步推行高校和学生之间双向选择,高校根据测试成绩、中学平时成绩、综合素质、特长加上面试考查等综合方法评价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对这些指标赋予不同权重,对学生进行多元标准的录取。同时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条件确定相应的选才标准与规格,自主招生考试将从高校抢夺优秀生源转变为选拔合适生源。复旦大学张晓鹏教授在谈到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时了美国十大名校的录取标准,笔者认为对我国的自主录取选拔标准的改革方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录取标准分为学术因素和非学术因素,学术因素分为中学选课难度、班级排名、推荐信、标准化考试分数、作文;非学术因素则包括面试、课外活动、才艺才能、个性人品、校友关系、特定地区、本州居民、宗教信仰、少数族裔身份、志愿者工作工作经验等。
  实现常态化的考核评价方式。高校在自主选拔录取的过程中都比较注重学生以往已取得的成绩,但更希望了解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学习过程中反映学生未来学习潜力的素质要素,包括学习时间的长短、学习速度的快慢、学习的迁移能力、学习的稳定性和非稳定程度、学习的其他智力与非智力品质等。比如,清华大学的“网络招生”的办法,它从高一学期开始就与学生建立了网络关系,通过网络跟踪了解学生高中三年的表现。还有各高校各类夏(冬)令营的组织和开展,其目的无一不是希望通过一段时间,全方位地了解、观察、评价学生潜在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对学生的选拔确定必然从一次性总结性的评价判定转向过程性、发展性的考核方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性,尝试建立专业性考试机构。对于自主选拔录取试点成功的大学,可以同步放宽招生比例。在“985高校”试行成功的前提下,对其他院校和高职院校也尝试加大招生比例和放宽高考分数限制,下放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同时继续扩大自主选拔录取试点,让更多的大学进行这项改革试验,加入自主选拔录取的行列,分散高考的压力,进一步落实大学选拔培养人才的自主权。
  在政府举办的统一入学考试基础上,建立或引入独立于政府和高校之外的权威的专业性考试机构。考试机构举办几类考试,可以面向中国和世界的高中生,每年都有多次考试机会。高校可以自行选择使用某个考试机构的某种考试成绩,或不同专业使用不同成绩,可以随时接受取得此项成绩的学生报名。专业性考试机构的建立必须有一批专家、学者为命题服务,还必须有一整套考试机构运作的机制,能足以保证考试的权威性。专业性考试机构还要提供大量的信息供高校对考试进行分析,高校据此作为自己录取工作的重要依据。

  3.加强监督与舆论引导,扩大自主选拔录取的社会诚信。自主选拔录取标准多元,灵活性大,有利于选拔不同特长的人才,但相比高考,社会认可度较低,所以必须加强自主选拔录取的社会诚信度。尽快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是自主招生继续有效发展的关键。第一,完善问责制度,当前我国对执行主体责任追究制度还不健全,缺乏一种“刚性”的问责制度。政府对执行主体的违规行为缺乏必要的惩罚措施,对故意违规、执行失误甚至弄虚作假的责任者,必须将其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者身上。第二,建立大学与中学协作制度,高校要与生源好的高中共同制定长期合作的诚信制度,加大彼此间的相互了解与协作,使大学对一些特长生的才能、兴趣和成就有所了解,中学对不同大学的特色、培养的方式更好解并利用各种机会传达给学生,以便于学生选择大学。

大学排名



  五、结束语

  高校实行自主录取符合发展以及人才选拔的规律,但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在我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立足国情,明确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原则、目标和实施策略,以推动其健康发展。
上一篇:试论中职学校几种数学教学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