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问题初探(2)

2014-12-28 01:15
导读:三、山西省基础体制改革的对策 1.提高政府对的重视程度,增加用于教育的公用经费总量,以保证农村基础教育顺利健康的发展 政府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

  三、山西省基础体制改革的对策
  1.提高政府对的重视程度,增加用于教育的公用经费总量,以保证农村基础教育顺利健康的发展
  政府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先进理念。要保证农村基础教育顺利健康发展,就要加大政府用于基础教育的公用经费总量。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性教育支出无论是相对量还是绝对量都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其相对量更是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基础教育费用更是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应增加政府用于教育的公用经费比重,以保证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顺利健康的发展。
  2.合理确定各级政府教育费用分担比例
  农村基础教育是关乎整个国家的振兴与发展的基础事业,各级政府都有责任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投入。应坚持“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的前提下,加大中央、省、市政府在基础教育投入中的职责,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基础教育分担体制。《义务教育法》中对于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做出了具体规定,主要强调义务教育投入要由中央、省、地(市)、县四级政府共同承担责任,不再强调“以县为主”,而今后所谓“以县为主”,更多地指一种责任。这就要求今后在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上逐步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分担体制。
  为了明确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中的职责,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形式确定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资中的分担比例,并逐步加大中央、省、市(地)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山西省处于欠发达地区,应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上移到以中央、省、地市级财政为主,以县为辅,并在中央、省、地方和县之间规定一个具体的投资比例。2005年《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中规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含县城所在地学生),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地方6:4分担,地方分担部分由省、市、县按5:2:3分担,其中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由省、市、县按7:2:1分担,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由中央承担。对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资金由中央分担50%,地方分担50%,地方分担的部分由省、市、县按4:3:3比例分担。省级对“两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给予重点补助,两项资金统筹使用。通过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投资分担体制,确定农村教育的投资比例,来保证农村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健全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法制化建设,完善依法筹措和分配教育资源的体制
  要依法实现教育预算的单列,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在预算中适当强化义务教育财政的相对独立性。要依据义务教育法,尽快制定义务教育投资条例,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责任,经费负担比例和具体的财政措施。
  4.发展地方经济,为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只能取决于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投资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山西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各县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和不平衡性,因此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地方经济,以保证教育的投入。
  5.鼓励力量办学,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除了要保障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持续投资以外,还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办学。教育事业是一项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发展教育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我们社会的职责。针对当前山西省农村办学的实际,政府应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教育,解决不同收入阶层的不同需求。要完善企业及公民个人向教育捐赠的优惠政策,扶持发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教育基金和信托基金,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和投资办学。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还要大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崇爱.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成因、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10).
  [2]侯怀银,焦佩婵.山西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与实践,2007,(7).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李建萍.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的思考[J].山西财税,2006,(8).
  [4]何玉静,高国普.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2,(8).
  [5]田贤国.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J].理论界,2006,(9).
  [6]杨玲等.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初探.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2007,(2).
  [7]侯晋虎,肖军虎.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报告——对山西省5个税费点改革试点县的调查.

上一篇:试论在生物课教学中如何实施发展性教育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