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2)
2015-03-11 01:04
导读:(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是一种尊重个体差异,强调个体差异,针对个体差异来进行的因材施教观。加德纳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是一种尊重个体差异,强调个体差异,针对个体差异来进行的因材施教观。加德纳认为,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组合方式、优势与弱势领域是不一样的,这些差异导致了个体智能的独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重视学生智能的差异,“为多元智能而教与学”“以多元智能来进行教与学”,强调教学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特点,采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当前,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缺乏个性,忽略差异的。教师在课堂上,用同样的方法向不同的学生教授相同的内容,学校就像一个大工厂,生产出一批又一批同规格同型号的产品。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同一门课程,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特征,采用学生擅长的智能方式来教学。人类是智能多元的,才能也应该被赋予更广泛的含义,成功的定义与路径也是多元的,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之上,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鉴于学生智能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不可能存在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去探寻更加多样化与适合每个个体发展的独特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与个性发展。因此,高校教学必须克服单一的以讲授为主的班级教学形式,拓展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比如,采用小组学习、个别学习、班级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讲中学”“做中学”“例中学”“评中学”等多种类型教学方法。为此,必须创建个性
化学习的教学模式,如“为多元智能而教”。当然,对高校来说,建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系统方面的大变革,是一个
系统工程,如实行完全学分制、完善的选课制度、丰富的课程资源、师资力量以及
模式的改革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三)建立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多元教学评价
加德纳认为,传统的教学评价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方法上都难以满足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需求。传统的以测验为本的教学评价,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情境脱节,静态地评价学生的发展,将学生的智力片面化,难以反映学生的独特性,从而产生出大量的失败者和少量的成功者。既然智力是多元的,成功的定义是多样的,那么与之相应的教学评价也应该是多维度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用单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的教学评价模式,为不同学生建立不同的评价方式,使每个人优势领域和特别才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和认可。加德纳十分看重的是情境化的评价方法,他认为,脱离生活实际的静态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没有意义,真正有效的教学评价应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角色为参照,在真实而具体的情境中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既能促使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现实生活需要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教学评价提供了重要启示,我们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候需要注重以下四方面:(1)注重评价的情境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发展;(2)注重评价的动态性,关注学生的整个发展过程,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首要目的,尽量避免横向比较;(3)注重评价的多元性,评价是多维度、多元化地评价学生的发展;(4)注重评价的独特性,对学生发展的评价要尊重个体差异性,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的评价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引领着我们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高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我们可以从设置强调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教学目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建立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多元教学评价等角度人手,不断改革与探索,从而构建出多样化的、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化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