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议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思想与工程教育(2)

2015-11-13 01:03
导读:非人类中心是与人类中心主义完全对立的一种观,它将人类同动物、植物、岩石等一起视为生物圈中的平等成员,人类不应该影响到其他成员的生存和发展

    非人类中心是与人类中心主义完全对立的一种观,它将人类同动物、植物、岩石等一起视为生物圈中的平等成员,人类不应该影响到其他成员的生存和发展.这种伦理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与自然日趋紧张的矛盾,但它过分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主张人类的发展,这种伦理观对发展中国家是极不公平的.因为,在革命时期,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了各种改造自然的工程建设,如在水力资源的开发方面,挪威和美国的水资源开发率已经达到了80%,而中国目前只为40 %.所以说,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具有片面性和不公平性.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代理人”和环境者的地位.

    因此,作为工程实践主体的工程师,应积极发挥自身能动作用,以可持续环境伦理观为,在工程实践中以节约资源与能源为准则,不再破坏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开发并应用环境友好技术,从而实现整个的可持续发展.

  3目前工程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是培养未来工程师的一种专业教育,21世纪的工程师是新世纪人类文明的直接创造者和推动者.当代工程教育的内容是否科学与全面,则直接关系到工程师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未来.面对当今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未来不容乐观资源状况,当代工科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伦理知识和环境道德素养,从而在将来的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环境伦理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社会、、、生态环境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和有力措施.将可持续环境伦理思想融人到工程教育中,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工程师明确环境伦理责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中国目前的工程教育还没有融人环境伦理思想,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

    (1)环境伦理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尚未渗透在整个教育理念之中.目前中国的工程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养,环境伦理教育尚未被普遍纳人工程教育体系中.

    (2)在校工科类大学除了环境类专业外,多数还没有正式将环境伦相关课程纳人必修课程,也比较缺乏相应的教材,其直接后果是中国未来的工程师无法树立正确、系统的环境伦理观并明确相关的环境伦理责任,间接后果则是工程建设中将累积更多的环境问题,导致工程系统与环境系统的恶性互动,从而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中国高校目前从事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教师并不太多,很难满足环境伦理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高校承担环境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常常具备的是自然科学背景,在环境伦理道德教学工作中,往往“力不从心”,一些教师采取了不讲或少讲的办法,避开这一教学内容,从而影响了大学环境伦理教育的效果。

  4对策与建议

    (1)要在教育界达成共识,明确开设环境伦理学课程的必要性,将环境伦理教育纳人到工程教育体系中,建立健全以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思想为理念的工程教育体制.

    (2)积极开发环境伦理课程的相关教材,组织专业研究人员及教师参与教材的编写,并制定全国统一规划教材.各高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适合不同专业的环境伦理学教材.

    (3)工科院校要将环境伦理教育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从课程安排上来说,要将环境伦理的相关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并且在中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其次,从课时安排上来说,要保证足够的课时量,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4)在师资方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给予保障,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承担环境教育课程教师的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水平.

上一篇:试论中医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