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体育的安全阈作用
3.1释放社会压力,将敌对和不满的情绪发泄到体育攻击对象上
体育的社会安全阀作用首先体现在促使公众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与方法,表达对体育运动本身以及体育运动之外的社会不公行为的不满。由于有了体育这一释放社会不良情绪的减压阀,客观上允许公众在不破坏社会原有制度体制的前提下,表达出对原初对象的不满或敌意。这就使得原本积蓄在公众内心的不良倾向得到了缓解。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公众由于各自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不同,其对社会、、社会体制,社会秩序,以及子女、住房、消费价格等一系列问题会形成不同的看法,局部产生不满。这种不满情绪的累积,有可能产生越轨或是犯罪行为。体育运动可以成为公众发泄攻击性的场所,防止其向“原初对象”释放。在其种种规范下,体育既让人类发泄狂热,又保证其安全,而不会因此产生仇恨,有利于维护社会制度的稳定。
3.2转换释放压力的对象,发挥体育替代目标的作用
体育的社会安全阀作用还表现为可以转移人们对社会不满的注意力,分散人们对社会产生的某些积怨,释放人们压抑的情绪,有效疏导逆反人群,转移和释放民众的心理压力,避免社会情绪聚集和转化,竞技体育在这方面的功效尤为卓著。人们往往通过观赏和参与体育竞赛,表达个人的喜怒哀乐,对社会的不良情绪也在观赏体育竞技中逐步平息。现今的竞技体育精彩纷呈,寄托了社会公众的诸多期望,人们盼望着竞技体育的结果向自己的设想方向发展,而当一切不尽如人意时,相关的过激举动难免会产生,我国近年来屡屡出现的球迷骚乱事件即是其中的典型。而就在这些纷繁复杂的事件中,相当一部分人以此作为发泄对社会不满的渠道。因此,当骚乱平息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观赏体育比赛并参与体育运动,能够缓解公众感情的不良部分,使其敌意情绪不易积聚,从而有效地防范潜在越轨或犯罪行为。因此,竞技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定团结的社会功效。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更加需要这一社会安全阀,以缓解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3.3增强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缓和社会矛盾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体育的凝聚功能不仅对一个国家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这种精神的建立对促进社会稳定、缓冲社会矛盾也具有特殊的功引。
我国自实施全面健身计划以来,积极“打造城市品牌、创建体育名城”,例如兴建体育名城中的足球城、篮球城、乒乓球城、风筝城、龙舟城等等,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影响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加快城市体育场馆建设的同时,提高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伟大成就和国家综合实力,这对增强国民的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4为青少年提供剩余精力的发泄渠道,减少青少年犯罪率
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身体各器官会因为充血和获得适宜刺激而产生舒适感,体育活动具有的轻松愉快的氛围,易使人们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得到释放,不易产生破坏性行为和反社会倾向。目前,青少年反社会的行为以及其他犯罪活动一直是国际社会存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将体育作为控制和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这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共同的做法,许多国家通过体育彩票在社区配建体育场馆,改善大众体育基础性建设,吸引更多的人锻炼身体,从而达到提高国民身体素质,降低青少年犯罪率,纠正青少年不良嗜好的目的。国外有研究表明,开展体育活动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其原因是体育活动作为青少年剩余精力的发泄渠道,使其因发育带来的身心紧张得到缓解,避免了因冲动而产生的犯罪行为。
3.5陶冶情操、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当然,不能过高估计体育运动的安全阀功能和对社会犯罪的抑制作用,它毕竟代替不了社会的和法制教育,更代替不了警察和法庭的威慑。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冲突问题,有时甚至会产生负作用。如果对体育运动不善,放任自流,同样会酿成社会问题。攻击性在体育运动中狂热发展,就会演变成球场暴力,引发球迷骚乱,泛滥成危及社会文明的越轨行为,造成巨大的灾祸。因此,关键在于控制,把体育运动作为控制社会发展的工具,又将社会的管理用来控制体育的运转,让良性运行的社会享受体育运动的恩惠,让体育运动成为健康社会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