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培养研究生导师跨学科综合素质的思考(2)

2016-02-23 01:16
导读:5.跨学科的教师进修制度不健全 随着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日益反映出跨学科教师进修制度不健全,尤其在教师的培训观念上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比

  5.跨学科的教师进修制度不健全
  随着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日益反映出跨学科教师进修制度不健全,尤其在教师的培训观念上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首先,跨学科教师培训观念落后,形式单一。高校教师进修中普遍体现出整体观念陈旧、意识落后,因而导致了一些进修制度的落后,很多高校教师对进修重视不够,也忽视对跨学科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师的培训形式上比较单一而且规模也比较小,对教师的培训往往只重视岗前的培训,而忽视了教师在岗期间的培训。其次,跨学科进修的管理机制比较薄弱。很多高校的管理部门对教师的跨学科进修缺乏足够的支持和引导,对上级的培训任务只是应付了事,没有积极地采取措施来保证教师能够按时按量地参加培训;教师进修培训工作缺乏法制性,随意性很大,而规范性很少。
  
  三、培养研究生导师跨学科综合素质的主要措施
  
  1.更新跨学科发展观念
  随着知识日益全球化,各国的学术交流日益密切,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的发展,学术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的现象不断涌现。例如,早在1989年,英国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提出在三年内使它所赞助的跨学科中心增加到四倍的意向,于是,英国科学研究委员会咨询委员划在它已经批准的8个跨学科研究中心之外,再创办20个跨学科中心。交叉学科是利用多学科的优势,从多个角度研究重大问题,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为了更好地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导师的综合素质,我们就要不断更新跨学科的发展观念。一方面要转变观念,打破自我封闭、不愿研究涉及其他学科内容的局面;另一方面要主动参加跨学科的交流,多听取、多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形成相关学科间的知识互补,从而共同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优化跨学科的组织结构
  目前高校跨学科的组织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性。我们要不断地优化跨学科的组织结构,使跨学科的组织结构更加趋向合理。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组织建设上,我国高校多采用学院制学术组织模式,实现了“大学—学院一学系”三级管理,更好地使学院和学系两级实体化,学院主要以科研和研究生教学为主,而学系主要是以本科教学为主。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各学院之间以及学院内部之间逐步实现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科学的跨学科群结构。其次是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成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科交叉研究院,来具体管理非实体结构的跨学科研究。该研究院主要是为跨学科研究机构提供办公场地和活动场所,为不同学科的导师提供正式或非正式交流的机会,鼓励跨学院、跨校科研合作,使科研体系更加灵活化。
  3.加强跨学科间的学术交流
  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不够活跃直接影响多学科之间韵相互渗透和融合,不利于跨学科组织结构的和谐。我们要不断加强跨学科间的学术交流,首先要不断地丰富跨学科学术交流的内容,增强学术交流形式的多样性,加强学术交流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学术交流活动的质量,使学术交流活动更具有新颖性和吸引力,从而在客观上更好地调动导师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其次,在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中导师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要加强导师对学术交流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深化跨学科交流活动工作改革,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从而调动研究生导师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活跃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从而提高研究生导师的跨学科综合素质。
  4,改革跨学科的招生制度
  为了支持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调动跨学科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我们必须改革跨学科的招生制度。改革跨学科的招生制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大对跨学科研究生招生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放宽研究生的条件,允许跨学科、跨门类报考。例如,研究生的报考学历限制由原来的本科扩大到专科(专科两年后),同时也允许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报考。其次,要公平对待跨学科招生的每一个环节,在适当的条件下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在招生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推进按一级学科招生或跨学科联合招生,考试的科目设置要尽量突出综合性和基础性,减少纯专业理论性强的科目;在试题的设计上,要尽量挑选一些多学科交叉的热点问题,能够促进考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在面试的过程中要多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运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在研究生的录取环节上,应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跨学科的考生。通过对跨学科招生的一系列改革,从而为跨学科考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也促进研究生导师跨学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5.健全跨学科的教师进修制度
  在跨学科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跨学科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完善和健全跨学科的教师进修制度。首先,增强跨学科教师的培训意识以及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在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起到一个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科研思想、精神与知识能力水平,才能够更好地对跨学科学生进行培养。因而跨学科导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培训意识,在观念上要从“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培训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在培训的形式上要体现出多样性,从而吸引导师培训的兴趣。在培训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如学术沙龙、案例教学、实景模拟等,从多个方面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从而增强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其次,规范跨学科进修的管理机制。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对跨学科进修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引导。在教师的培训上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例如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跨学科教师在职培训的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地参加跨学科的培训;在经济方面,行政部门要给予教师适当的经济补贴,不能因为资金问题而使教师的培训工作受到影响。

上一篇:浅议生态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理论教学创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