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特色专业青年教师管理探析(2)
2016-02-24 01:20
导读:2.营造宽松,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时势造英雄,青年教师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好胜心和首创精神,环境对其的工作情绪、工作效率、创造力有很大影响。
2.营造宽松,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时势造英雄,青年教师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好胜心和首创精神,环境对其的工作情绪、工作效率、创造力有很大影响。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的理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首先,特色专业青年教师由于处于教学、科研的起步阶段,还面临着个人职务晋升、岗位考核、科研经费申报、学术成果发表等方面的问题。另外,青年教师
普遍较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物价上涨和城市居住的剧增,使得他们的家庭生活负担较重。学校要建立完善、配套的特色专业青年教师人才政策,采取“保证骨干,扶植重点”的思路,对特色专业青年人才给予政策倾斜,在办公用房、实验用房上给予其优先考虑;在科研经费方面加大投入,建立青年教师科研启动经费基金,为其今后行业科研项目奠定基础;在住房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根据岗位不同,为青年教师提供过渡房或一定数量的租房补贴,使其无后顾之忧。其次,由于青年教师是初来乍到,资历较浅,特别渴望为同事所接纳,为学校所认同,学校要对青年教师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尊重青年教师的优点和闪光点,尊重他们的劳动,欣赏他们的工作,激励他们的绩效,让他们有师道尊严的感觉。通过科学的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促使青年教师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3.健全考评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大学教师的工作极具创造性和挑战性,面向青年教师建立公正、合理的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是压力和动力并存,可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加速青年教师成长。首先,特色专业青年评价体系应该是一个循环的系统,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调控作用,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促进功能,使得评价对象不断、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实现学校的目标定位,应重视特色专业青年教师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对这一发展阶段的青年教师采取侧重点不同的评价办法,实行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考核评价并重的方法,要有一定量的要求,以促进科研论文和项目的提升。其次,“给天才以空间,为中才立规矩”,对特色专业青年教师还需采取灵活措施,在量化考核方面给予足够的弹性,鼓励其潜下心来做有深度和影响力的研究,厚积薄发,出真成果、大成果。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对在特色专业教学、科研中,表现优异,有素质、有能力的青年教师,以岗位聘任为突破口,对其进行特别评聘,破格晋升岗位和职务。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结语
总之,特色专业青年教师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要适应新形势,打造出更多更好的行业特色师资队伍,以满足行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勇,郭根荣.我国高等院校青年师资培养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8).
[2]许国安.构建行业特色型高校师资培养新模式[J].中国,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