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教学管理初探网(2)
2016-02-27 01:01
导读:2.“合理”的教学模式特色 高职院校合理成本投入的高职教学特色模式应遵循以下5条基本原则: (1)基础课和思想课不可或缺,并要以学科教学为主线、课堂
2.“合理”的教学模式特色
高职院校合理成本投入的高职教学特色模式应遵循以下5条基本原则:
(1)基础课和思想课不可或缺,并要以学科教学为主线、课堂教学为主体。
(2)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必须联系实际。
(3)高职院校的“行动导向”教学的真谛是:专业课教学必须彻底放弃学科知识体系,以工作和劳动过程的行为、动作顺序为体系,按行为与动作环节、要领、规范、技巧授技术、教能力。
(4)与企业联合办学,有其优越的一面,但学校不能失去独立性。学校与企业的联合是有限度的,双方只可能在人才适用性上合作、在上探新路.在实践教学与顶岗上解难题。
(5)高职院校合理成本投入,要从专业技能建设入手。高职的“专业”,是职业与岗位技能组合的专有名词(不是学科方向的称谓)。一方面,学校投入实习、实验设备与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以技能项目的熟练要求为取舍标准。另一方面,学校的实习、实验永远不可能实现与100%的对接,所以,需要社会实践来补充。
3.科学的教学计划
(1)结合专业设置,给予相应地教学
高职教育按照社会特定职业的需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培养目标必须从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出发,因此其教学计划也自然应该体现出高职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限制,不再单一采用“学生排排坐,教师台上讲”的教学方法,要进行教学设计,吃透教材,了解哪些形成智力技能,哪些形成动作技能,突出重点、难点;同时,学校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每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学习教材,并让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相应的社团、文体竞赛,引导学生发展个人的爱好及特长。这样,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教和学之前就明确了学院的培养目标,不但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教和学两方面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是一种实际操作比例较大的教育,因此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可以考虑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综合成果为评分和考核的标准,而不是单看课程分数。学院可尝试通过对实际操作成果进行考核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职业标准的要求。如制定“技能培训计划”,规定出学生毕业时专业技能应达到的标准;分阶段的进行实践性教学安排,规定出各个阶段在总体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培训内容、教学目标、考核标准等。学院可以以学期为阶段,对学生进行学期技能考核。各专业每学期制定出学生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学期末按照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如网络班可以在网页制作课程上,要求学生设计若干项目并加以实施,再进行评比考核。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及表现来考核学生应该说是较为合理的考核制度。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发展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关键在教师。因此要特别注重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业务能力。要加快从普通高教向高职教育调整、改造的转轨过程,把树立强烈的高职意识、提高双重素质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目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实际工作经验。在这里就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师德教育,从师德这个根本来解决教师敬业爱岗、专心从教的问题;二是加强教师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在职进修,通过举行教学观摩竞赛,选拔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三是加强教师高职教育观,在教师队伍中普及有关的高职基本知识,认识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使广大教师逐步掌握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从而更好把握教学方向。
大学排名
三、实训和实习的实践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是沿袭、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这种模式进行,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才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思想基本上没有改变,人们缺乏了解,因而形成了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种种错误理解。比如说,人们认为大专教育应侧重于某一个专业,和初等教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可见,当今的教育还没有“自觉”地去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由于长期受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的高职高专教育就更像是一个“小本科”。比本科的学生缺少理论,比中专的学生缺少实践,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大专层次的毕业生在就业率上远不如中专和本科院校。这就与我们学院以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为保证,以为基础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的办学基本思路相矛盾。我们认识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只有扬长避短保持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特色,才能使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一是抓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个重点,始终着眼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发展;二是充分考虑专科与本科层次的区别,着力在“培养应用型、实践性高级专门人才”上下功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化,特别是对各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在此新形势下,过去那种较为单一的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和满足这种市场化的人才需求。为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势在必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突出职业性、实践性、适应性和地方性为特点。而教学实践恰恰就是将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动手动口能力,通过多方途径,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这是实现我们教学培养目标的必经环节,只有抓住了这一环节,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市场需求,我们的学校才能办出特色。因此,我们认为,教学实践是整个高职教育中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应注重坚持用实践教育思想指导我们的教育改革,密切教育与经济的联系,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尤其是在当前,我们必须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体制,使教育更好地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既能符合我国当前的科技经济社会的需要,又能具有先导性、前瞻性、未来性,才能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真正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