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全球化视域下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的式微表(2)
2016-04-12 01:02
导读:三 在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各种思潮以及意识形态的交织,导致工具理性、功利主义等思想的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
三
在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各种思潮以及意识形态的交织,导致工具理性、功利主义等思想的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华传统美德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传统美德,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1.诚信危机:从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
过程中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现在大学生考试,不论是大考试还是小考试,还是国家四六级考试,
,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甚至冒着被处分的危险。二是在过程中,搞虚假,过分夸大自我。在
中“注水”,证书做假等情况已是司空见惯。为了找一份高薪、待遇好的工作,随便写自己的实践经历,把一些莫须有的东西都写上。这些都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的滋长蔓延。三是在助学贷款、还贷问题上,不讲诚信。部分大学生靠助学贷款完成大学学业,但是在
之后,却不能及时还贷,有的甚至拖欠贷款,以为拖得久就可以不用还。以上种种表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亟待解决,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待加强。
2.感恩缺失: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他人的关爱之中,都应当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近年来,有不少贫困大学生依靠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但其中一些大学生从不知道感谢,更不知道要回报。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等费用,缺乏感恩思想。部分大学生受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在
就业方面,只希望选择那些
高、待遇好的企事业单位,不愿意回家乡工作,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例如高校每年都有支教西部、服务西部等计划,但是没有人愿意
参加。家乡的父老乡亲、社会培养了大学生,但是很多学生却不知要回报。“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的道理在某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中早已被抹去。“感恩意识”的缺失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传统美德观念正在慢慢衰落。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丧失进取意识:现代大学生进取意识比较薄弱,表现在整体缺乏责任感。现代大学生很多都没有责任感,没有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甚至自己走向社会所要担负的责任,更谈不上古代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宏大抱负。这种责任感的消失,就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一定进取意识,丧失了进取心。很多大学生整天就是上网、打游戏,迷恋于“网游”,认为大学生活毫无意义,学习没有意义,因为任何想知道的东西只要在“百度”上搜搜就可以知道。对于自己的大学目标规划和职业生涯没有一个清晰的计划,没有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整天不知所云,混沌混日子,出口就是“颓废”。网络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改变,大学生一方面从网络中获取了知识,另一方面也难免从中汲取了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和不思进取的思想。
四
全球化最先肇始于领域,一般意义上的全球化也等同于经济全球化。“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和地方的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5]在经济全球化的催生下,文化领域也在进行着全球化。“随着世界性的经济利益在全球范围内非平衡或有限平衡的流动,不同民族国家各具特色和水平的物质文明、思想文明、和经济关系文明之间的交往和交换也在同时进行和展开”。[6]
文化的全球化引发了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多元化的价值观一方面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价值选择空间;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容易受到的影响。所以这种宽松自由多元的氛围,也容易使大学生迷失方向,传统的美德观念在大学生心目的位置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选择的多重性又弱化了大学生对传统美德观念的认同、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抉择。在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思潮的冲击下,他们会认为传统的美德观念已经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适应于现代的潮流了。认为西方的一些思想才能适应于现在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大学生选择上出现了混乱,分不清什么该继承什么该放弃。有的学者形象地称大学生“有智商没智慧,有前途没壮志,有文化没,有知识没思想,有青春没热血,有个性没品性,有理想没实践”。[7]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利益格局的不断演变,思想领域的多元促使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对待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对其价值的认同感,使之内化为传统美德意识,外化为美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战国]荀况.荀子·修身[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2][宋]欧阳修.新唐书·陆贽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宋]晃说之.晃氏客语[M].长沙:岳麓书社,2005.
[4][晋]葛洪.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76.
[6]刘国章.全球化与文明多样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8,(6).
[7]黄白兰.盲点——中国教育危机的报告[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154.(责任编辑/肖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