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析高职高专金融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

2016-04-13 01:06
导读:在教学方法的革新上,我们根据课程内容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在教学方法的革新上,我们根据课程内容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多种教学方法:
  1.多层次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构架两方面。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强调课堂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将基本原理和方法讲明讲透,但更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将实践能力培养划分为实验设计、案例分析、企业调研三个层次进行培养。这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到达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最佳结合,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问题引导法与案例结合法
  问题引导法,即以问题为引线,围绕问题探讨知识点,通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步步为营,从而有效解决教学难点,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并且,增强了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应用能力。案例法,通过典型的案例,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3.互动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了情景模拟、角色演练、虚拟经营、互动交流、启发诱导等多种互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取得了良好效果。
  4.实践性教学法
  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都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严格考核。通过报告与课程论文,锻炼学习的论文能力。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本课程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完成课程论文1~3篇。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5.资格认证法
  我们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各项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例如从业资格证、证券经纪人等资格证,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完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还可以拓宽就业面。
  6.网络教学法
  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给学生自学与复习打开了便利之门。在课程教学中,通过使用精心制作的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更方便地掌握讲授内容,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又增强了课堂效果。我们还注重运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推荐学生浏览国内外主要机构和学术机构的网站,使学生生动地了解了主要金融机构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丰富了他们的金融学知识。在案例分析前,要求学生自主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
  四、加强“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构建师德良好、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是我们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我们针对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双师型”人才。同时,我们也聘请部分金融机构的骨干人员担任教师,定期为学生做实践性专题讲座和指导,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五、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课程教学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前提条件。为保障课程教学质量、提高我校办学声誉,我们遵循教学规律,并根据学校和我院的教学管理要求,我们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课时数统一制定教学大纲,通过试题库、参考答案、评分标准、教考分离、课程教学等制度,实施教学内容的质量控制;通过教案、教学日志制度、观摩教学、教学督导听课和学生评教等制度,实施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1] 姜波克,陈雨露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与[J].中国大学教学,2005,(2).
  [2] 张慧.高等学校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
  [3] 余扬,盖锐.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创新思考及方案初探[J].浙江金融,2008,(2).
  [4] 汤洪波.金融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4).
  [5] 游雅娟.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讨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5,(4).
  [6] 陈晓群.新形势下金融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0).

上一篇:浅析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