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受处分学生的转化教育(2)
2016-05-12 01:12
导读:3.发现受处分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 闪光点,即优点,表现突出的亮点。受处分学生不是坏学生,也有其闪光点,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发现和利用这些学生的优
3.发现受处分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
闪光点,即优点,表现突出的亮点。受处分学生不是坏学生,也有其闪光点,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发现和利用这些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恢复信心,自觉改正错误。事实证明,闪光点就如星星之火,经过教育者的点燃,可以把受处分学生的黑暗驱除。
某生个性开朗,为人讲义气,有一定的领导力,高中时曾担任学生干部,工作出色,而其缺点也很明显,自负、约束力差、不服管教等。入校以后,曾因旷课、违反宿舍规定受留校察看等处分。辅导员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了解到该生网络技术较好,在省
大赛举办时,动员他参加
竞赛,最后取得不错的成绩,使其倍受鼓舞,据反映,目前他表现很好。只要我们发现了学生闪光点并及时捕捉,为受处分学生寻找舞台,让其表演最适合的角色,就能够收到教育的效果。
4.发挥学生干部和家长的作用,全员育人。
教育是一个,氛围影响到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教师对受处分学生的教育只是点的作用,氛围才是对他们影响较大的面的作用。在校的氛围由各个班的氛围形成,在家的氛围由家人营造。要想真正地改造受处分学生,教育者必须发动学生干部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受处分学生的教育中来。
朋辈辅导目前为各个高校所重视,理由是朋辈间能无缝沟通,在特定情况下,同龄人却容易说服同龄人。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较为优秀群体,了解学生,受处分学生和他们学习生活在一起,能受到较大的正面影响,学生干部和他们结对子,容易被学生接受。如某班学习委员,不但自己和受处分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还向老师建议如何管理那些学生。现在,该班的受处分学生上课的纪律受到任课教师的好评。
据,因为各种原因,相当部分受处分学生不希望让家长知道被处分了。学校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因素,一般情况在学校教育帮助,严重者要通知家长配合,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学生也可以采取不通知其家长的办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某生受留校察看处分,按规定应该通知家长,但其母亲身体不佳,不能受刺激,在他的请求下,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学校没有告诉其家长。经教育,该生自己做出改正承诺,结果成绩有了进步,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辅导员打电话到他家,不提他的处分,而是提出表扬,鼓励其母继续关心他的学习、生活。该生后来很感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5.要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有限有效性,尽力而为。
学生的培养由、学校、家庭共同完成,学校的培养可能对一个学生个人的成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有限,学校只能承担一部分培养责任。学生升上大学后,受前期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个性、行为习惯已初步养成,教师要彻底改变一个学生根本不可能。在对受处分学生教育过程中,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遭到抵抗和误解。这时候,教师不能放弃教育工作,反而要更加耐心,坚持不懈地去做培养转化工作。效果不一定能马上看到,但最终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感激。某学生在校期间,因为个人行为散漫,无心向学,被老师多次叫去谈话做思想工作,可惜当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最后该生不能如期
。可喜的是,毕业后,该生认识到了老师对他的教育是正确的,并主动联系老师,感谢老师当时的照顾和对他的教育。
三、启 示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树人如树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难欣欣向荣。”受处分学生的转化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教育者对学生要有爱心,要对受处分的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和精力,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他,尽量避免冲突,建立良好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教育者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一定会收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樊小华.试论受处分学生的转化教育[J].卫生,2004(2)
2 王顺旭.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实践与创新[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 姚玉红、葛以群、陶建兰.高校受处分学生的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心理与
就业辅导,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