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创建办学特色的探索(2)

2016-05-16 01:02
导读:(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牢固树立“厚德为先”育人理念,根据对财经人才的思想和职业操守的要求,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人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牢固树立“厚德为先”育人理念,根据对财经人才的思想和职业操守的要求,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首位,坚持把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全过程,持续开展“诚以修身,信以立业”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扣区域社会发展需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 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能力为落脚点,坚持产学研合作互动,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综合素质,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统一,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自主发展,初步形成“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双体系”是指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重的教学体系,通过加强同步实验、课程实验、综合实验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建设,将实验教学融人理论教学之中,达到两个体系的有机统一;“双平台”是指搭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个通用平台,夯实学生公共知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多模块”是指以“双体系”、“双平台”为基础,按照不同的专业及人才培养要求,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习要求,按照学生志向、兴趣爱好等,设置不同的课程学习模块,供学生灵活自主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经过几年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取得新的突破: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经济管理类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等一批教改项目分别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自治区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与贸易”进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东盟国际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理财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分别进入国家和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培养了一批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四)构建校内评估体制机制,凸显质量管理特色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了《广西财经学院教学工作基本规范》《广西财经学院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广西财经学院试卷规范与管理规定》《广西财经学院多媒体课件(教案)审查办法》等规范性制度文件和《广西财经学院教学系部常规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广西财经学院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广西财经学院实验教学专项评估指标体系》《广西财经学院(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等”项校内评估工作文件、方案。在改革实践中,以教育教学常态评估为主体,构建了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根据教学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建立理论教学评估、实践教学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评估、常规评估“五位一体”的教学工作内部评估体系;2006年开始,坚持年度系部教学工作综合评估和党政教辅部门绩效考核评估;完成了首批本科专业、网络课程、论文(设计)、试卷和实验教学的专项评估。
  
  三、在服务区域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办学特色建设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大机遇,依托独特区位优势,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把握服务广西新发展的切人点,找准服务方向和服务重点,主动与政府、企业、行业、科研机构等部门单位签订基地共建协议,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性、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和紧缺人才为目标,以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学科为依托,以项目合作、学生访学等多种方式的开放办学为途径,不断整合优势学科资源,不断加强办学特色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大学排名


  
  (一)进一步对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论证
  广西财经学院十分重视听取政府和社会用人单位对该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意见,分别深入14个市和2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大型调研;聘请或邀请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为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先后三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设置以校外专家为主的专业设置委员会,每学年举办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对专业培养目标、服务方向、培养计划、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进行深入讨论,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二)拓宽学生实践平台,加大实验实训投入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学生实践平台建设新途径。依托学科专业、人才优势,按照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与自治区厅、地税局等政府部门,与、等行业和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行业就人才培养、项目开发、创业孵化等内容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实验室、大学生创业或创业孵化基地、基地和就业基地,共建成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56个,联合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此外,学校充分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的支持,大力开展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已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专项资金支持共计17项。目前,学校已经建成了仿真模拟实验室群、手工模拟实验室群、专用实验室群和公共基础课实验室群四大实验室群,共计65间;建成各类专业实验室22个,实验室的使用面积达14807.08m2,拥有教学用计算机4577台,可一次容,纳实验人数4113人。实验室的建成有力支持了本科专业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教学平台。
  
  (三)注重科学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广西财经学院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项目“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所形成的系列特色教材已经用于专业课和公选课教学;国家级“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选拔两届学生进入实验区学习;高等分层教学在全校推广应用;与上海博科咨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之星”软件,已正式投入该校审计实验教学,并为全国100多所高校采用。
  几年来,广西财经学院坚持育人为本,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巩固了“党政领导重视教学、政策制度规范教学、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教学、优化管理服务教学”的工作格局,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李辉生,地方高校凝练办学特色的探索[J],中国高等 教育,2007。(17)
  [2]蔡首生,李轶芳,试论地方高枚办学特色的创建[J], 中国成人教育,2007,(3)
  [3]王学咸,地方高校特色化发展问题棵析[J],陕西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4]周速军,地方高坟办学特色的若干思考——浙江海洋
  学8Q3特色办学的实践[J],中国高撕究,2007,(7)

上一篇:探析话语分析中的语篇分析与外语阅读教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