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2)

2016-07-24 01:06
导读:物质资助是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物质、资助,是一种单纯的外在的资助行为。这可以使高校贫困生在物质生活方面暂时摆脱经济压力。但他们对思想、和等精

  物质资助是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物质、资助,是一种单纯的外在的资助行为。这可以使高校贫困生在物质生活方面暂时摆脱经济压力。但他们对思想、和等精神方面仍然有更大的渴望。从心的角度来看,高校贫困生心灵的健康,更需要自我的精神崇尚。从的角度来看,精神是一个人最本质的需要,是人生存的基础和获得认同和尊重的标志。从个人权利的角度来看,思想、自尊、精神是人在社会上应享有的自由、利益和权利。同样,高校贫困生也具有对精神至善的追求,有超越实然、应然迈进的思想愿望。对高校贫困生加强心灵教育,促进高校贫困生的思想健康,关注自己的性格养成,使他们自立、自尊、自强,从而不断健全人格,丰富人性,提高思想水平,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与健康发展。

  三、加强思想工作,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灵教育
  1.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精神激励机制要体现公平公正。美国著名现代伦理学家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就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无疑的,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绝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价值,真理和正义是绝不妥协的。”因此,公平、公正是衡量社会合理性和进步性的基本标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公正不仅体现在对高校贫困生权益的维护之中,也体现为社会公正。公平、公正的精神激励机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在高校精神激励机制的建设中,要多考虑高校贫困生的利益,多倾听他们的呼声,更多地体现对他们的人本关怀和精神支持,这都有利于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促进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规范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提出:“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所谓教育就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高校贫困生在获得政府、社会和学校物质资助的同时,还需要在自我的支配下,以情感、意识等方式,去感受、体悟生活。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灵教育就是要通过营造一个对关怀贫困生、尊重贫困生的氛围,使他们充分感觉到教师、同学、社会各界都在注意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进行全身心地投入,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个性,投入热情……投入整个的生命,从而唤起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热爱,改变他们对社会的不正确态度与看法,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3.激发高校贫困生的潜动力。潜动力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高校贫困生自身潜动力的开发上。一个心灵健康的人,才能拥有正常思维的大脑。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有信心、有能力去创造。一个心灵残的缺、心理病态人,一颗饱受摧残和打击而发生异变的心灵,它不仅学不到真正的知识,也不可能去创造和发明什么。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加强心灵教育,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对生活和劳动的热情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成功感、自信心,实现向“强势”的转变,使他们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以良好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形成思想教育机制。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是学生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思想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由人的内在需要所启动的,是自觉的。费尔巴哈指出:“只有把人对人的关系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系,我对你的关系加以考察时,才能谈得上;只有把对自己的义务认为是对他人的直接义务,只有承认我对自己有义务是因为我对他人(对我的家庭、对我的乡村、对我的、对我的祖国)有义务时,对自己的义务才具有道德的意义和价值。”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反映,是客观世界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影响一个人与周围是否和谐相处的重要心理特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情感意识,遵循思想教育的规律。同时,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参与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学会报效社会,使他们正确理解社会和人生,维护他们心灵的纯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5.以系统带动合力,形成全方位体系。能否做好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事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努力形成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加入,社会与高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支持的综合体系,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的长效机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各级政府要强化教育保障机制,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就学难的问题,要弘扬“扶贫济弱”的传统美德,引导社会各界关爱贫困学生,关心教育,关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高校贫困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维护高校稳定,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灵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关于素质教育视域中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路 下一篇:关于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