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策略使用的调查与分析(2)
2016-11-01 01:00
导读:问卷二调查的是不同受试对于不同阅读策略的采用频率。对于每种阅读策略,笔者进行计分统计。5分为频繁使用,1分为从不使用。结果显示一组受试平均
问卷二调查的是不同受试对于不同阅读策略的采用频率。对于每种阅读策略,笔者进行计分统计。5分为频繁使用,1分为从不使用。结果显示一组受试平均分为3.8分,二组为2.1分。由此可见,阅读策略的合理有效使用与阅读理解程度的高低成正比,即经常合理使用阅读策略,阅读部分成绩则高,反之则低。而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利用这些策略参与信息加工,也有助于他们获取文章的深层含义,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4、结论与思考
基于对专业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学生尚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阅读策略。(2)教师在教授知识要点的同时,也要教授学生有关的阅读策略及进行有意识的阅读策略训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由于第一种和第二种都有其局限性,所以最好采用交互模式。如果阅读教学太注重词汇的训练则会剥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因为在阅读中令学生感兴趣的不是词汇、语法结构,而是篇章本身所蕴涵的哲理、观点和思想以及其趣味性等。所以,阅读教学所采取的模式应是以自上而下的模式为主,以自下而上的模式为辅。
另外,Grellet(1981)将阅读活动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而策略是阅读后阶段的一项重要的步骤。根据此结论,教师可以采用三段阅读教学步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篇章阅读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三个阶段包括“读前活动”、“阅读活动”和“读后活动”。“读前活动”为阅读的导入阶段。在此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激活背景知识,提前学习生词。这样不仅可以引出话胚,而且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阅读活动”阶段以学生阅读为主。具体可采取如下活动:(1)通读掌握文章大意;(2)寻读,查找具体信息;(3)记录文章要点;(4)勾画文章结构;(5)讨章有用信息;(6)将信息图表化等。“读后阶段”要求学生就文章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效果进行再思考、总结,可以通过提问、书面检查或学生自我汇报方式进行检查评估;并鼓励学生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进行讨论或书面表达。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高效的阅读能力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除了在英语教学中教授有关的阅读策略外,还应该进行有意识的策略训练。教师应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性学习,使学生可以就阅读材料展开讨论,共同处理阅读中的有用信息,探索对复杂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让学生了解是“通过阅读学会阅读”的。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如何使用适当阅读策略的展示,并进行总结评估。另外,阅读中应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确定阅读目标和需要采用的策略。
[1]刘丹丹,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研究[J],
外语界,2002,6.
[2]刘亦春,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使用英语阅读策略差异的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2,3:34—36.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