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
2016-11-19 01:19
导读:(三)学习自觉性不够 目前因缺乏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后开口说的机会极少。据了解,学生在宿舍及其它场合,包括课间,彼此之间极少用英语交谈,造
(三)学习自觉性不够
目前因缺乏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后开口说的机会极少。据了解,学生在宿舍及其它场合,包括课间,彼此之间极少用英语交谈,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脱离语境学英语,因而,自觉性差且语用能力低
(四)对口语课的理解不深
口语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以各种方式锻炼口语,全面提高口语水平,但目前有部分学生对口语课的目的和内容及形式仍存在误区。因中学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即使在以交际为方式及主要目的的口语课上,他们的学习方式仍较被动。有的学生希望能在口语课上多听,尤其是多听外教说英语;有的学生希望能在口语课上多读。还有不少学生对口语课产生了一些消极的情绪。如有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口语课枯燥无味,没什么气氛;有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口语课只是少数人的舞台;有的学生认为他们通过上口语课其口语水平没多大提高;有的同学不愿意听别的同学发言;认为听别人发言会影响他们的口语提高并浪费时间;有的同学认为口语老师根本不能帮助提高他们口语;有的学生希望在口语课上多些娱乐节目;只要令他们
开心就够了。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调整教学大纲
《基础大纲》对口语课的教学形式也提出了“口语教学应围绕功能和一定的话题开展技能训练:课堂活动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回答、复述、描述、情景对话、看图说话、下定义、释义、讲故事、口头作文现场讨论活动等。”但这一有关教学形式的建议很难具体落实到每个教学风格不同、水平各异的口语老师。因此,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水平,制定了明确的口语I---IV级的教学大纲,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二)培养师资队伍
口语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是教师。因此,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极其重要。具体方法:(1)让青年教师多听老教师的课,以便直接地学到好的教学方法。(2)鼓励老教师一带一,毫无保留地传授教学理论、经验及方法。(3)集体备课、使所有的老师能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地上好课。(4)集中学习,使教师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5)督促教师自学,以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以上方法,教师队伍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得到训练和提高。
(三)选择合适的教材
要想上好师专口语课,首先是选择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固定教材。在教材使用方面有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完全照本宣科;另一种是丢开固定教材任意选择教学内容。两种方法都存在弊端。前者做法死板,缺乏新意,难免枯燥乏味。后者过于随意,缺乏目标及系统性。因此,我们认为应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发挥各自的优势。
(四)改进教学方法
口语教学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则是教学成败的直接原因。在这方面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目前大部分口语教师本身的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需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内外口语教学的,各种教学方法以及发展趋势。二是如何将所学教学法理论知识具体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我们认为
外语教学不存在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无懈可击或一无是处的教学法。各种教训方法多是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目标,因而它们各有利弊。所以更实际的做法是博取众家之长,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对象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甚至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也应根据各校具体的条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关键是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实践改进教学。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制定组,1989,《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第一版),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2]王守仁等编,1998《新编英语口语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马相明,2001《外语教学方法研究》,北京,管理出版社
[4]李庭芳,1983《英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