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高职公共课程改革的探讨
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完善的课程体系。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的建立,不仅是稳定秩序、顺利实施和完成各项教学目标的可靠保证,而且也是办学的良好基础。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高职的课程设置应突出职业导向性、技能主导性及内容实用性。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是针对各行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针对传统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缺乏适用性和实用性、内容陈旧、教材老化等弊端,结合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分阶段教学的现状,笔者以就业为导向、行业为背景、实用为目的提出了构建高职公共英语三阶段教学课程体系的思路。基础英语阶段:第1~2学期,总共120学时左右,主要是英语听、说、读、写的通用语言部分。行业基础英语阶段:第3学期,总共50学时左右,主要是专业基础英语学习阶段,熟悉和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能够准确识记本行业的专业英语术语;行业英语阶段:第4学期,总共50学时左右,主要是在专业工作领域中运用英语进行行业英语的交流,进行简单的专业文章的英汉互译、译文达意;另有两周为应用英语的实践课程。在这三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均采用A、B分级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空间。在第4学期同时开设选修课,主要是专业英语在实际中的应用,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仿真语言工作环境。相关配套的有关政策、管理措施及方法有:(1)成立行业英语教研室,隶属外语系;(2)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采用不同的方式。基础英语阶段: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测试内容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由于这四部分测试内容具备相对的独立性,所以,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行业基础英语阶段:这一部分虽说也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但更多地是融入行业英语方面单词与句型的教学,所以,考核内容不仅包含语言知识,还包含语言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考核,也可分为两个部分,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行业英语阶段:分别采用和实训述职报告以及用PPT形式展示自己实训的收获、成果来评定成绩。同样,这两部分也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3)在以就业为导向、行业为背景、实用为目的的课程设置中,必须构建一个对课程设置的综合效应、整体效应的科学评价标准。进一步说,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不同的评价方法,否则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相关的思考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以就业为导向、行业为背景、实用为目的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不再是仅仅局限于由浅到深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而是以行业的就业岗位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培养学生与某个行业就业领域相应的语言应用能力。然而,在改革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与该项改革相关的问题很多,仍需进一步思考。
1.首先,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应是一个多维的、具有弹性的开放体系,其具体内容和形式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其次,建立“软硬并举、兼顾、平衡发展”的课程体系,也是高职公共英语不可缺少的化教学手段。
2.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英语课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无论是担任基础英语课的教师,还是担任行业基础英语课的教师都缺少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双师型”教师少,高职行业特色难以体现,势必影响到公共英语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3.现行的教材依然沿袭着传统的编排方式和理念,并没有在实用性上有大的突破,所以,确立主干教材同辅导教材并举的模式非常重要。
4.当前,高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教学活动组织,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构建灵活的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学分制,实行分级教学模式,也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