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教材”我们要注意些什么(1)(2)
2017-08-13 01:53
导读:八、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九、新课程强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
八、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九、新课程强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
以前教师备课,可以比较详细的规划好首先拿出5分钟时间介绍一下什么什么,然后用10分钟讲解什么,接下来的25分钟如何如何练习,最后5分钟总结,等等。现在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老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合适,而且即使有一个大致的设计,到了实地上课时比讲解式教学也还是多了不少出乎预料的变化,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另外,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思考。探讨式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等相互作用(“互动”)过程中,“视界”的交接、冲突、介入与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对话“现场”,而不要只盯着预定的教学内容。
十、新教材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便于自学方面下了苦功,如学习导语引人入胜,强调以图代文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一、 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十二、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新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订的,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国情制订的国家基本要求,可以说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一线教师最了解自己所处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状况,因此,一线教师最有权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决定:在这一最低标准之外,本班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十三、 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要求教师关照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
十四、 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
十五、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教师一定不要忘记中学是“基础教育”,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学阶段的首要任务。
十六、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要在改革的大潮中搏击长空,做时代的弄潮儿,非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反思,不断重建。期望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有个人论文的学术研究者,不符合实际。但每一位成功的教师都必定是一位反思的实践者,一位积极进取、永远向前、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行进者,而不是一位原地踏步的、机械重复的教书匠。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专业化实践的水平才可能不断提升,才可能不断超越自我,步入新境界。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