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我们面对那段美丽的错误——学生恋爱的看待(2)

2017-08-13 02:03
导读:3.说服教育、自我解脱 对已经早恋的学生不可歧视,也不可压抑,更不要公开批评。实际上, 中学生"早恋"现象就是典型缺乏自制力的表现。今年流行的《
  3.说服教育、自我解脱 
  对已经早恋的学生不可歧视,也不可压抑,更不要公开批评。实际上,
  中学生"早恋"现象就是典型缺乏自制力的表现。今年流行的《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就是通过一个个中学恋爱和过早性行为的案例在事实的基础上引导教育学生青春期问题的,用事实教育学生情感冲动的后果。特别是对女学生,老师要根据女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某种性问题来临时及时向学生传授性知识,对她们进行必要的性心理、性生理等基本知识的教育,尽量解除其神秘感和好奇心,了解到过早性行为对女孩子所能带来的伤害,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调整自身的心理活动,把好奇心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可以用事实进行分析、说明早恋的危害。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恋爱是人类的正常心理活动,没有什么丢人的。恋爱也是公民的自由,任何法律也不限制。但是,在未成年学生集中的学校里,为了保护学生的身健康成长,必需禁止早恋。因为早恋不仅要影响学习、违反学校纪律,还会影响人的生理发展,弊大利小。对于感情脆弱、顾虑重重的学生,可以迂回教育,通过耐心的说服帮助她们解除心理上的顾虑。还可以为她们介绍成年人的恋爱心理及经验,使之逐步认识早恋的荒唐性,以实现自我解脱。
  4.家庭温暖和亲情感化
  许多学生谈恋爱是因为家庭缺少关注和温暖,父母要么是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只知道金钱保障,要么是单亲家庭缺少完整健康的关爱,要么是家庭暴力或情感不和谐而使家庭缺少温暖感,当然,也有因父母溺爱而造成孩子的恣意妄为的,不管怎样,都是家庭不健康、家庭缺少科学、必要的情感教育和生理心理教育。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心理辅导时,除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生理知识、法制知识外,更要有诚挚的爱心,尊重理解学生,同情他们的家庭际遇,把学生当作自己人来看待,而不是说教的对象,时刻注意亲情感化的运用,让学生切实感觉到老师是她们的贴心人,能够帮助她们解决困难,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喜欢你,消除学生对老师所抱的戒心,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观点、态度,提高心理辅导的成效。同时,和家长进行必要的配合协调工作,保持家庭和学校的一致协调,让家庭内部多些关爱和理解,方便情感的转化和成熟,避免盲目的指责和训斥甚至暴力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5.低调冷处理
  就是对学生的行为故意忽略。如果老师、家长觉察学生的早恋行为时,马上视为洪水猛兽,一味地控制和禁止,或采取"监视"、"搜查","恐吓"等简单、粗暴的做法,只会引起负面效果。这时,结合学生的自我道德意识和文化素养,合理采取"故意忽略"并相应说说看似无意识的只言片语、事实例子引导认识,反而可让他们有自我反省的时间,冷静地处理感情。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有自制力和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6.主题班会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方可能实现","只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市场经济、信息时代呼唤加强自我教育。在目前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下,如何提高青少年抗腐蚀的能力?只有提高学生自身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分辨能力和免疫能力,从而形成较强的自觉取舍的自我教育能力,学生才能在纷繁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吸收正面营养,抵御负面因素侵蚀,控制自我和超越自我,增强自尊和自信,学会独立思考,立志做生活的强者。班主任要利用系列化的活动,正面引导、反面警策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组织如下一些主题班会课:《我所喜欢的少男少女形象》;《女性的自我保护》;《异性交往的准则》;《意志力与成材》;《十六岁的理想和追求》;《当我们面对挫折时》;《怎样的中学生活最美》等。
  总之,中学生“早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既要重视也不必惶恐。实践证明:对“早恋”问题宜导,不宜堵,如粗暴禁止,简单化处理,常常事与愿违。因为促使学生“早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个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做耐心的思想说服教育工作,以事实说服人,以情感感染人,以理想激励人。关键是要了解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感情基础,才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之从“美丽的错误”中解脱出来。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1) 下一篇:没有了